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4
  • Feb
  • 2015

數字裡的名校情結【畢業潮/年後轉職】媽咪,爛學校怎麼找工作?

作者 Dr.J

2015/02/24 15:20

▲圖/達志影像/TPG

 
名校,是智慧者的集合處
 
每次聽到台大EMBA,內心深處也燃起想要洗學歷的心態,這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基因所影響,而是從小到大,許多前人不斷灌輸的想法,久而久之,自然在我們的 大腦中就累積出追求名校的記憶效應。追求好的學歷並非不對的觀念,這是有一定時代的背景,在台灣的早期,窮人家是靠讀書翻身的,這也是最公平的方式。
 
試著跟DR. J一起回到童年的時光……
 
當時住在板橋的我,樓下是一片農田,喜歡一下課就在農田還有溪流的板橋中,抓著蚱蜢,假日點著火把探險,這可不是現在的板橋小孩所能想像的。那一段時間, 世界也正在快速轉變。1980年代正快速地從農業時代轉換成工業時代,而這一個轉換也成為人類萬年發展歷史過程中,一段最重要的轉折。
 
拉回眼前,在科技剛起飛萌芽的年代,誰能掌握最新科技,誰就能勝利成功,所以「智育」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再加上智育比美育、群育比較容易量化,當然也就成 為進入好學校、享受好資源的重要評斷標準,這也就是聯考制度對於那一個年代的重要影響,也建立一套相對公平的選才機制。只是,以智育為主要進入名校的判斷 標準,所培育出來的學子,只能說進入名校的學生在智育表現上讓人驚艷,但在五育中的其他四育,則未必皆表現優異。
 
智育,不再扮演關鍵角色
 
還記得以前因為電腦CPU的速度發展迅速,常常因此要換電腦,從小時候的蘋果電腦,單純文字處理器,到後來圖像介面,電腦型態從486、586,以及現在 3.0 GHz左右的速度,一轉眼間,這個資訊電腦世界改變了許多。可是各位是否有發現,近期CPU的速度不再有大幅度地躍進,也讓換機潮不再定期發生。追究其原 因,或許是進入了科技發展瓶頸的高原期,在等待邁向下一個高速的突破前,只能不斷地在這樣子的速度中打轉。
 
這時候,智育將不是那麼地關鍵,反而是現有科技的再創新、讓科技加值化,才是成長的關鍵;有時候也不一定要創新,搭配不同的美感設計,也可以讓科技有加值的效果。
 
無論是創新或美感,台灣企業在這方面都略遜一籌,綜觀上市櫃公司的知名企業,鴻海、仁寶、聯電、旺宏、廣達…等,雖然都擁有極高的專利技術或者是管理能 力,但大多只會專注於一些毛三道四(比喻毛利率很低的意思)的代工產業,敢創造品牌的勇者還是少數,或許是多年來只重視智育所產生的遺毒。
 
相對於台灣的許多國外知名企業,像是蘋果公司,其所生產的iPhone、iPad等產品都讓人驚艷,整合現有科技,加上一些創新,搭配不同的美感,讓產品 為世人所喜愛。所以台灣許多企業總是希望能搭上蘋果列車,股價藉此一飛沖天。但很不幸地,若有一天,蘋果不再成為世界頂尖企業,這些隨棍上的台灣企業也就 無所附麗。
 
名校光環反而是惡魔的誘惑
 
有一次報考博士班考試,找某位老師寫一篇推薦信,但卻發現老師不太願意寫。後來,從其言談中得知,像是我這種私校出來的碩士生,要考上特定名校的博士班,機率非常地低。
 
這樣子從言談中不經意流露出的不屑感,也讓我內心小小地受了傷害,過了這麼多年,大腦的記憶中仍留了一處空間,存放這一段名校情結的傷害。當然,這讓我在 發展國家考試書籍的時候,不管學生是什麼背景,我都能夠一視同仁。這麼多年來,很有趣的一種現象不斷地在眼前浮現,跟著我最努力學習的學員,通常不是名校 的背景。
 
所以,沒有名校的光環,或許是上帝給的恩澤,讓我們在接收許多名校歧視的言詞或眼神後,反而更能夠以同理心去替別人著想,也才會發現只發展智育者未必能真 正地成功,成功還是必須要具備多重人格特性,除了一定的智力外,領導力、創新力、美感、群體合作力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項目。
 
這個世界上非名校的朋友比較多,但不要一昧地把短暫的生命時光用在洗學歷上,而是應該讓人生的歷練成為自己真正有價值的學歷,學歷只代表一個學習的過程,人生的表現才是你真正的光環。
 
國內企業主名校情結之分析
 
查詢了國內有關「名校情結」、「名校迷思」的研究,似乎並不多,只好自己想辦法找些資料來分析。一般而言,常聽到的求職狀況,名校情結是指若沒有喝過洋墨 水,或者是台成清交的畢業生,在知名企業第一階段的篩選中就被過濾掉,根本進入不到口試的階段,或許可以稱之為「學歷門檻篩選法」,除非是有特別關係,才 會把這些找工作的履歷特別抽出來關照一下。
 
此一現象一直困擾著我,因為台成清交我都沒有念過,如果要去社會上闖蕩,假設到處都是名校光環,非名校背景的我,恐怕會遭遇到很多挫折,如前所述,至少在 考博士班的時候,那時候只有私立中原大學的碩士畢業,就在準備與口試的過程中被潑了不少冷水,好險報考了中正大學法律所,沒有名校情結,迄今也順利念完了 博士。
 
我的博士在中正大學完成,是否因為中正大學地處偏遠,讓這所國立的「中」字輩學校變成不是名校,既然不是名校也不在乎報考學生是否為名校呢?同樣地推論下去,在企業界名校光環的現象,如果企業主並不是好學校出身的,是否就沒有這個問題?
 
首先,我想到的第一位就是鴻海集團的郭台銘先生,中國海專畢業。
 
翻了一下鴻海公司102年的年報,其中提供的12位主管中,有3位有海外碩士學歷的背景,1位海外學士,還有1位中原碩士外,其餘除了財務主管是交通大學 畢業外,學歷並無特殊性,分別是大同工學院、淡水商專、淡江大學、勤益工專、臺灣工業技術學院、政治大學等校學士畢業。
 

碩士以上
4 / 12
( 25% )
非名校比
7 / 12
( 58% )
非碩士
8 / 12
( 75% )
勉強是名校
5 / 12
( 42% )
 

(海外名校不論好壞,均列為名校比)
 
接著我上網問了一下網友,有哪些知名企業的老闆學歷不好,有人提出了正新(2105),我馬上上網看了一下該公司102年的年報,所提供的37位主管資料 中,只有一位日本靜岡大學畢業的海外學人陳秀雄,博士有2位,分別是台灣區總經理陳榮華副總經理許智明(清華大學博士),碩士有4位(一位是交通大學,一 位是台灣大學),其餘則是大學畢業,而且這些大學畢業的主管沒有台成清交的背景。
 
其他像是巨大公司的劉金標先生,台中高工肄業。該公司102年的年報,所提供的9位主管,執行長羅祥安是台大商學系,副總裁劉湧昌是羅斯福企管碩士,一名協理是政大研究所,幕僚長是加州大學企管碩士,其餘5位學歷都很平凡。
 
儒鴻公司的董事長洪鎮海是致理商專畢業,該公司102年的年報,所提供的18位主管資料中,一位海外博士、一位海外碩士,國內碩士有3位而且均非台成清交,其餘只有一位台大政治系外,均為一般學校。
 
上面所提的都是老闆學歷很普通,看不出來一級主管的學歷有名校情結。反之,如果老闆的學歷顯赫,是否有名校情結呢?首推當然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史丹佛 大學電機博士畢業,其所帶領的台積電公司(2330),依據該公司102年的年報所提供的18位主管資料中,只有兩位不是海外名校或台成清交的背景,一位 是中原大學碩士,一位是彰化師範大學的學士。更誇張的一點,只有六位不是博士。
 

碩士以上
16 / 18
( 89% )
非名校比
2 / 18
( 11% )

(海外名校不論好壞,均列為名校比)
 
筆記型電腦的華碩公司,董事長施崇棠是交通大學管研所畢業,該公司102年的年報的10位主要經理人資料中,只有1位是學士(台灣大學電機系),均為國內外名校出品。
 
再舉一個例子,聯發科(2454),董事長蔡明介是美國辛辛那提電機研究所碩士。該公司102年的年報,所提供的12位主管資料中,只有一位外籍人士,擔 任副總經理暨行銷長,其餘都是碩士以上的學位(11 / 12),博士更佔3位。在學校方面,除了5位交通大學的背景外,1位台灣大學電機研究所碩士,其餘都是海外學人。
 
DR. J對於社會新鮮人的建議
 
總之,企業有沒有名校光環?從上面的一些企業來看,大多是國內重要企業,中大型規模的企業,答案是未必會有 [1]。但也不是說完全沒有,而是要看情況,從上述幾家企業的資料中,初步可以推定, 企業主如果是名校背景,其高階管理階層就會有比較高比例的名校;反之,如果企業主是一般學校出生,其高階管理階層是名校的比例就會降低。所以,一般我們認為企業都只收「台成清交」的學生,主要的原因是「選型交配」,也就是龍配龍、鳳配鳳,但並不是每間企業都會發生。
 
有關於這種現象,可以給剛畢業的學生,或者是已經在社會上歷練一段時間,想要在職場轉換跑道的朋友一些建議:
 
1、如果您的學校是非屬名校,除非很有自信或能力特強,否則去應徵老闆非屬名校的企業,成功的機率會比較高。交往對象的父母如果是名校畢業,也要觀察一下有無名校情結。 

2、如果你想要去報考名校研究所,如果這個考試的主要依據是資料審查或口試等因素,也就是不是單憑筆試成績的學校,請記得一件事情,先打聽該校老師有沒有名校情結。 
 
3、如果你不是名校,卻去硬闖擁有名校情結的企業主、學校老師,甚至於交往對象的父母,現場可能會面臨被眼神羞辱的機會,在心理上要先有所準備。
 
4、研究資料顯示,隨著時間過去,教育背景在薪資方面的指標性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淡化,其他指標向是能力指標與薪資水準的關係卻會愈來愈緊密 [2]。換言之,只要好好地表現自己的真本事,職場上學歷的統計性歧視所造成的傷害會逐漸降低。

5、無論是找人才、選配,如果真的有名校情結,就要特別注意一件事情。就是真的名校頂尖可能早就被搶光了,那要選擇名校的「次」頂尖嗎?並不建議,因為此 頂尖在眾多高手環繞之下,久了會喪失信心,反而表現未必會很好。乾脆選擇非名校的頂尖成員,因為依照學者的研究,非名校頂尖的CP值應該會比較高,而且長 期上來說,「在盲人的世界中,獨眼龍也可以是國王」,非名校的頂尖成員整體表現反而會突出。比較白話的說法是,雞首會比牛肚強 [3]。 

 
[1] 本文所提的是高層主管的學歷,在企業規模與員工薪資關連性的研究中,Paul Oyer提到:1993年的研究顯示,員工數超過1,000的企業與員工數介於100-500的企業相比,大公司裡一般薪水比小公司的員工多出11%。大 公司的員工教育程度較好,也被作者認為是薪資差異的因素之一。參照Paul Oyer,交友網站學到的10堂經濟學,第185頁。

[2] Joseph altonji與Charles pierret於2001年所做的研究「Employer Learning and 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Paul Oyer所著的「交友網站學到的10堂經濟學」也有提到相關內容,第126-127頁。國內也有論文研究認為,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公立技職校院及私立技 職校院四種分流體制中,私立技職校院畢業後薪資偏低,但差異金額逐年縮小。請參照陳依婷,大學畢業生初入勞動市場薪資差異之研究-一般大學與技職校院之比 較,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2012年。

[3] A Empirical Guide to Hiring Assistant Professors in Economics,http://www.accessecon.com/pubs/VUECON/VUECON-13-00009.pdf,或參考 Malcolm Gladwell,以小勝大,第136-140頁。


----------------------------------------------------------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或參與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digireply@tvbs.com.tw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Dr.J

  • 中正大學法學博士,主修法律經濟學,中央大學等兼任助理教授,迄今出版29本法律、資訊與財經類書籍,在自己的部落格「山林中荒廢的法律小屋」,也有大約1,600餘篇文章的分享,希望透過不同角度的思考來看待這個世界。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