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5
  • Oct
  • 2015

不喜歡前方的人「慢慢走」?試著以同理心思考一下吧

作者 羽茜

2015/10/05 09:43

02F12516

(作者/羽茜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在逛街、買菜、搭大眾運輸工具時,走在前頭的是走路很慢的老人、坐輪椅,或者是推著嬰兒車所以速度較慢的父母。

大多數人在這種時候會怎麼辦呢?應該是很快地繞過他們,好能夠快速通過,這時如果因為騎樓狹窄沒辦法做到,不得不以同樣緩慢的步伐移動時,就很難壓下心裡不耐煩的感受了。

為什麼會這麼快呢?僅僅是被擋住幾分鐘,甚至不到幾分鐘的時間被迫「慢行」,就會讓現代人覺得心慌煩躁,有同理心的人稍微可以諒解前方走不快的人的窘境,而比較沒有同理心的,就絲毫不掩飾臉上的厭煩甚至是厭惡了。

在成為母親,開始時常用嬰兒車推著孩子出門時,我才發現自己的處境跟用輪椅推著老人的人如此相似,大家都一樣在這裡生活,但是城市生活的設計彷彿就是要追求快、效率、以最短時間在兩地間移動(哪怕是逛街也一樣),這種城市設計並不適合老人和孩子,還有他們的照顧者。

現代人是習以為常了,以至於沒有發現這種步調對無法快速行動的人造成壓力,也無法發現自己嫌惡或排斥那些「慢行者」的心態並不公平,城市和鄉村一樣是團體生活的地方,但比起鄉村,城市顯然是屬於可以快速移動的年輕力壯者,不屬於因疾病或年紀而無法快速移動的一群。

年輕力壯者才能快速行動,而城市被規畫成快速移動的空間,這點在歷史與社會學者桑內特(Sennett, Richard)的鉅作《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身體與城市》(1994)早有提及,如果不是他的提醒,我們可能因為太過視為尋常,以至於沒有發現這個城市設計不只是對行動不便者不公平,也強化了現代人彼此不予理會、冷漠疏離的心態。

桑內特說,「空間變成達到移動目的的手段──我們現在用來衡量都市的空間,是以開車穿越一座城市或者離開城市的容易程度來衡量的。」他指出人們認為城市就像是身體,而評價這個身體是否「健康」的標準是醫學家哈維的心血運動論,身體裡的血液必須要順暢、快速地自由流動,運輸有用物質並快速排放廢物,城市亦然。

一個「好的」、現代化的都市因此是快速流通的,若是平常,在身體健康時我們肯定無法感受到這項標準有甚麼問題。

但當我們自己或家人年幼或年老、或者是我們自己受傷不得不拄著拐杖、坐著輪椅,就會發現這樣強調快速的都市強化了都市人的冷漠和疏離,甚至引起人們對弱勢的排斥。正如桑內特所說,一個人與人之間儘可能避免衝撞、避免身體接觸的都市空間,也是人們難以彼此互動、連結、彼此關心並形成團體的空間。

人跟人之間因此變得冷漠,當我們遇見那些行動不便或緩慢者,第一時間感受到的不是「他是不是需要什麼幫助」,而是「很討厭耶!走這麼慢還擋在前面」的厭煩,而這種狀況,只有在自己也不得已成了行動不便者時,才會有所改變。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難處,我身為一個幼童的母親,最近自己的父親又因為腳受傷而不良於行,才深刻感受到把快速當成理所當然是一種排斥弱勢、缺乏包容的心態,每個人都有需要人協助,而無法隨心所欲地自由行動的一天,在遇到那些因為身體狀況而走得慢的人時,不要馬上覺得厭煩或排斥,多想想那就是我們自己的未來吧!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digireply@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羽茜

  • 政治大學社會學碩士,曾任編輯、英日文譯者,熱愛寫作,覺得閱讀和寫作就像空氣一樣不可或缺,著有散文集《成為母親之後》/時報出版。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