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8
  • Jun
  • 2018

這3件事告訴你 「飢餓感」通常都是假的

作者 那個奧客

2018/06/28 18:55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打從我在粉專推廣斷食養生以來,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大概就是該怎麼處理飢餓感,這很直覺,不論你是要用間歇斷食,或是像我一樣玩48小時斷食,只要空腹時間足夠長,飢餓感一定會找上你,避無可避。

 

 

要先說,在飲食習慣沒有被精製碳水化合物及加工食品汙染的前提,血糖震盪通常不會太過劇烈,這個時候的飢餓感只會持續15~20分鐘,而且是呈現「微飢餓」狀態,只要稍微撐一下,飢餓感也會隨之消失,不用太過擔心。

 

你很快就能恢復空腹所帶來感官敏銳的最佳狀態。

 

那為什麼一堆人整天在煩惱飢餓感的問題?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身邊的人都在吃:

 

除非你剛吃飽滿到喉嚨,真的看到食物就覺得噁心,否則要引發食慾最快的方法,就是把美食擺在你旁邊,我敢保證,只要旁邊的炸雞香味撲鼻而來,過不了幾秒你就準備好要大吃一頓了。

 

 

更何況,我們現在處於被鼓勵大量消費的資本主義時代,所有的食品廠商都無所不用其極,推出各種餅乾零食要我們拚命的吃,就算你根本不餓,身邊的同事要是在一旁喝下午茶、吃點心誘惑你,你很快也會向美食屈服。

 

二、一日三餐的文化:

 

一日三餐的文化在食品廠商的努力下,早就深植我們大腦已久,只要時鐘轉到早上8點、中午12點、晚上6點,除非你是我的忠實讀者,有在奉行斷食養生這件事,否則也會像機器人一樣,開始準備找東西吃,或是在LINE群組裡問大家「等等要吃什麼」。

 

難道沒有人發現嗎?這情況很像牧場裡定時餵牛羊飼料,只是這回我們是自己餵自己,「定時吃飯」已經變成一種既定俗成的養生法則,哪怕一點科學根據都沒有,真正符合人體機制的,其實是「餓了再吃」。

 

但對於食品廠商來說,「不定時吃飯」是一件影響營業額的大事,只有拚命鼓吹一日三餐的文化,再把人們送到餐桌前,加工食物的香氣自然會引發人們食慾,所有人都皆大歡喜。

 

 

三、自己嚇自己:

 

我試過很多次,只要我主動開口向人提到「斷食」的好處,幾乎都認為空腹這麼久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甚至主流營養學界還主動建議人們應該每隔4~6小時就吃一次東西,好像空腹一久胃就會破掉似的。

 

結果就是人們拚命用零食去餵自己,世界肥胖人口比例躍居人類史上新高。

 

而這份「空腹太久會出事」的焦慮,會讓人誤以為是飢餓感,本來好好埋首於工作,跳過一餐不吃也不會怎樣,現在猛然想起已經好久沒吃東西,該墊墊肚子以免「傷胃」(其實根本不會),又逼著自己去找東西吃,空腹的好處又瞬間消失。

 

所以,要跟飢餓感和平共處,有兩件事一定要注意:

 

 

1、正確的知識:

 

你要明白人類一點都不需要一日三餐,也要知道飢餓感只會一波一波襲來,撐過就沒事,有了正確的知識,你的情緒才能平穩,才不會自己嚇自己引發錯誤的飢餓感幻想。

 

2、遠離食物:

 

食物的出現會引發食慾,只有遠離食物狀態下的飢餓感,才是通知你該補足能量的信號,當然,如果你想透過斷食燃燒脂肪,多撐幾波就能燃燒越多脂肪。

 

最後要提醒大家,如果真的飢餓難耐,超過這篇文章說的15~20分鐘,甚至有頭暈目眩等症狀,千萬別勉強,趕緊吃點東西再說吧。

 

延伸閱讀

只有做到這兩件事 才能稱為「飲食控制」

真正諾貝爾獎級的養生神器──斷食

「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 其實是資本主義的陰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那個奧客

  • 精神分裂到以為自己是哲學家,喜歡東方哲學、西方心理學,是個對任何知識學派都毫無節操的傢伙,喜歡把哲學套用在兩性關係裡,偶爾嘴一下教育,鞭一下無腦父母。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