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3
  • Jul
  • 2015

音癡變神童:曾宇謙四年奮鬥美夢成真!

作者 MUZIK ONLINE

2015/07/23 12:28

(作者/林衡哲@MUZIK ONLINE

2015年7月1日是台灣音樂史上劃時代的日子,出生新北市、20歲的台灣小提琴家曾宇謙,經過四年的奮鬥,終於為他自己、家人和台灣首次贏得了柴科夫斯基第15屆國際小提琴比賽的首獎,(雖然是銀牌獎,但第一名從缺,因此可以說是首獎),他打敗了二位地主國俄國的強勁對手(這二位都列入第三名),以及韓裔德國人、美國名師狄蕾的學生康珠美(名列第四名),和南韓優秀的小提琴家Bomsori Kim(名列第五名)。2011年16歳的曾宇謙也參加過第14屆柴科夫斯基國際大賽,那一次他的心理年齡尚未成熟,舞台經驗和詮釋技巧都還在模索階段,不過他也得到第七名的特別獎榮譽,這四年來,他在美國寇蒂斯音樂院,接受名師艾倫.羅桑(Aaron Rosand)的親切指導,加上他的勤奮苦練,以及不少台灣樂團給他磨練的機會,配合上奇美基金會的絕世名琴:1732年的瓜奈利,這次曾宇謙一路過關斬將,絲毫不怯場,他的詮釋充滿心靈的深度,而且台風穩健,因此打遍天下無敵手,為他心愛的台灣,贏得第一座柴科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大賽的銀牌獎,當6月30日決賽時,曾宇謙完成西貝流士(自選曲)和柴科夫斯基(指定曲)這二首小提琴協奏曲之後,網路直播主持人不禁大喊:「真不敢相信他只有20歲!」,而聼眾和樂團也給他最熱烈的掌聲,甚至不少評審委員也忘情地給他鼓掌,因此他的獲獎並不令人意外。  

柴科夫斯基國際比賽是音樂界的奧運 

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為世界古典樂界難度最高的比賽,有音樂界奧運之稱,每四年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辦一次,參賽者是來自全球16-30歳的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演奏家與男女聲樂家,決賽時三種器樂各選6名入圍;男女聲樂各選4名入圍,因此每次比賽都有26名得獎,也因為難度很高之故,過去除了1994年中國聲樂家袁晨野之外,從未有華人得首獎,亞洲祗有日本人曾經在小提琴項目拿過兩次冠軍,1990年台灣鋼琴家陳毓襄曾於鋼琴項目進級決賽前六強,這次曾宇謙獲得小提琴銀牌獎,算是台灣史上最高名次。 

但是另外一個著名的國際大賽:比利時的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大賽,自從1985年小提琴家胡乃元獲得首奬之後,1993年小提琴家曾耿元又獲得銀牌獎,2012年也是寇蒂斯音樂院,由羅桑教授調教出來的台灣小提琴家陳銳得首獎,他可以說是曾宇謙的師兄,目前正走紅於國際樂壇,雖然曾宇謙是台灣音樂史上首次在柴可夫斯基大賽獲大獎,相信以後應該會有不少台灣音樂家會以曾宇謙為典範,而不斷江山代代有人出,事實上第十五屆柴科夫斯基國際大賽,是華人表現最好的一次,蒙古男高音甘巴達(Ganbaatar)一鳴驚人獲男高音金牌獎;華裔美國 \人黎卓宇(George Li),獲得鋼琴組與另一位鋼琴家分享銀牌獎,中國聲樂家王傳越(Chuanyue Wang)獲銀牌獎,加上台灣小提琴家曾宇謙的銀牌獎,華人音樂家在這一屆的表現,勉強可以與一向一枝獨秀的俄羅斯音樂家分庭抗禮。 
 
由音癡變神童,一路都有貴人相助 

曾宇謙於1994年8月24日生於新北市,他不像另一位台灣之光指揮家莊東杰出身音樂世家,他出身典型的台灣中產階級的家庭,父親曽憲宏是大學教授,母親是三重國中的代課老師,5歳開始學習小提琴,小時候在幼稚園時,連一首生日快樂歌都唱得不完整,老師以為是「音癡」,但練習小提琴之後,音樂老師發現他有「絕對音感」,而且進步神速,因為他家祗有16坪 大,連床都放不下,因此只得在房間內架高一塊木板台,平時用來練琴,睡覺時就鋪上床墊,但是他對小提琴的熱情,克服了所有的困難,而且他並没有進入音樂 班,要培養一位國際級的小提琴家至少要投資千萬以上,但是曾宇謙像林昭亮一樣的幸運,在成長過程中一路都有貴人相助,不同的是,林昭亮的貴人都在國外,而 曾宇謙的貴人都在台灣。 

獲良師指導,在台灣打下基礎 

5歲開始學琴的曾宇謙,出國之前就打下穩固的基礎,先後師事四位良師:林柏山、沈英良、李宜錦和陳沁紅,其中李宜錦是NSO小提琴首席,陳沁紅是美國琵琶第博士、李淑德的高徒,也是師大教授,她不但盡心盡力教他,而且破例替宇謙找到二位低調的企業贊助者,才讓曾宇謙在13歲那一年(2008年)有機會到美國費城的寇蒂斯音樂院進一步深造,因怕年幼無人照顧,連爸爸也放棄教授之職,陪伴他一路成長,並且在過去十年中,陪他到世界各地南征北討,參加國際音樂比賽。
 
在著名的寇蒂斯音樂院,他先師事阿美尼亞籍的Ida Kavafian,學到了細膩的音樂表現手法,以及音樂不是技巧的弦耀,而表現作曲家的精神與內涵;去年他才換了新老師羅桑(Aaron Rosand),羅桑年輕時代也是伊莉莎白女皇音樂大賽得主,而且也是台灣出生、澳洲成長的小提琴家陳鋭的恩師,而陳鋭也得到2009伊莉莎白皇后首奬,目前己經成為國際樂壇的紅人,曾宇謙相信從陳銳身上得到不少啓發,而羅桑也鼓勵他要自信揮灑,曾宇謙也説:「羅桑給我啓發很大,讓我對音樂的認知更加成熟,更有自己的詮釋和特色,對曲子的理解也更進一步,他要我必須知道怎麼拉,而不是複製別人的聲音」。
 
11歲參加曼紐因國際大賽後,才立志成為小提琴家 

專心學琴一年之後,6歲時(2000年)就有機會在國家音樂廳與台北市交演出小提琴協奏曲,並蠃得聼眾熱烈的掌聲;因表現太好,8歳時台北市交再度與他合作演出難度更高的小提琴協奏曲;9歳那一年(2003年)他第一次參加比賽,就贏得台灣弦樂團協奏曲比賽第一名,並與台灣弦樂團合作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協奏曲,接著10歲又榮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國小B組第一名;不久獲選加入文建會儲備音樂人才厙大師班,這個大師班使他受益良多,因此他才能在11歲(2005年)第一次出國參加曼紐因國際青年小提琴大賽,結果他獲得第三名,此行學到很多國際比賽的經驗,開拓他的國際視野,在國內則獲得奇美獎學金特別奬,開始引起奇美基金會的重視。

國內給他最多演出機會的是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與指揮家鄭立彬,分別在2005年和2006年在國家音樂廳邀請他演出小提琴協奏曲,更在今年2015年4月再度合作演出他參加比賽的指定曲目: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引起聼眾熱烈的迴響,指揮鄭立彬也說:「以前跟他一起演出,他是小神童,這次跟他演出,他已經變成成熟的藝術家,前途未可限量。」2006年他再度入選文建會第三屆音樂人才庫,讓他有機會磨練出國參加國際比賽的能力。

曾宇謙學小提琴,本來為喜愛而學,起先並没有立志想做小提琴家,直到11歲出國參加法國舉行的曼紐因國際青少年小提琴比賽得到第三名後,他才發現他跟這些世界各國的高手,並没有差太多,於是立志成為小提琴獨奏家。 

 

  
費城寇蒂斯音樂院最年輕的學生 

很幸運地他13歲(2008)那一年他申請到美國寇蒂斯音樂院的全額獎學金,(郎朗是14歲進入寇蒂斯,王羽佳是15歳入寇蒂斯,二人都師事格拉夫曼,偶而劉孟捷也會成為他們的代課老師;陳銳也是15歲才進寇蒂斯,師事羅桑。)寇蒂斯音樂院比較注重人文教育,而且師生的感情也比較濃厚,茱麗亞音樂院比較注重個人天才的發揮。這次比賽曾宇謙拿柴科夫斯基國際大賽銀牌獎,他的老師羅桑最為他打抱不平,認為曾宇謙應該得金牌獎,目前王羽佳、郎朗和陳銳已經成為國際樂壇的紅人,相信得大獎之後的曾宇謙,相信會實現小時候到全球各地演出的夢想。
 
曾宇謙在費城寇蒂斯音樂院這個天才雲集的學府,又有教授父親的陪伴,使他可以專心學習,因此進步神速,不久就獲得費城管協樂團協奏曲比賽第一名,馬上有機會與名列美國五大的費城管弦樂團同台演出,同年並受邀於海峽和平交響樂團巡迴音樂會中擔任獨奏。 

國際小提琴比賽的常勝軍 

2009年,14歲的曾宇謙獲西班牙薩拉沙第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及最佳演奏獎,並有機會與西班牙的納瓦拉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及八場西班牙巡迴獨奏會,這次的經驗使他提早「轉大人」。2010年,15歲的他又贏得義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協奏曲最佳演奏奬,隨即受台灣的NSO之邀,在國家音樂廳演出跨年音樂會,並再度受邀與費城交響樂團一起演出協奏曲,表示他們很滿意曾宇謙第一次合作時的表現。 

2011年,16歲的他暑期返台時,臨時被導演陳大璞拉去演電影:《皮克青春》,在電影中他演一位充滿夢想的叛逆小提琴家鄭煥森,這部電影幾乎是為他量身訂做,裡邊有不少他拉小提琴的鏡頭,他也演得維妙維肖,是他一生難得的人生經驗。同年他剛剛滿16歲,就迫不及待的去參加第十四屆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大賽,結果得到第七名的評審團的特別獎。他雖沒有進入六名決賽,但他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奠定了他四年後得大奬的基礎。而在東方韓國尹伊桑國際小提琴大賽,曾宇謙很輕易地拿到第一名。
 
2012年,17歲的他在老師及學長陳銳鼓勵下,以最年輕的參賽者之姿參加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小提琴國際大賽,結果獲得第五名,是最年輕的得獎者,比利時的唱片公司Fuga Libera主動要出版他生平第一張CD錄音,發行到40個國家,內容以法國作曲家德布西、拉威爾和法朗克的作品為主;國內的奇美博物館也替他出版國內第一張CD:薩拉沙泰名曲集,都是一些百聼不厭的小提琴經典作品,是今年金曲獎入圍的CD,值得珍藏。 

每年都返國開小提琴獨奏會 

2013年1月4日,18歲的他先在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辦比較正式的獨奏會,演出巴赫第二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德布西小提琴奏鳴曲、易沙意無伴奏奏鳴曲、法朗克奏鳴曲,安可曲蕭泰然的小品,那時大部分聼眾的反應是:曾宇謙技巧高超,但感情深度不夠,祗有蕭泰然充滿鄉愁的曲子,他感情放得最深,也最能感動聼眾。

2014年1月4日,19歲的他,首度挑戰台北國家音樂廳,由他的寇蒂斯學姊廖皎含伴奏,他演出的曲目是塔替尼:《魔鬼的顫音》、薩拉沙泰:《安德魯西亞浪漫曲》、拉威爾:《第二号小提琴奏鳴曲》、貝多芬:《克羅采奏鳴曲》、薩拉沙泰:《流浪者之歌》,安可曲包括陳明章:《伊是咱的寶貝》,聼眾的反應是他愈拉愈好,流浪者之歌是全場的高潮,而陳明章的作品,曽宇謙感情最濃,因此也引起聼眾最大的共鳴,加上廖皎含的琴藝,與曽宇謙相得益彰,讓聼眾有加倍的享受之感。

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讓他屢獲大奬

2015年元月,第一屆新加坡國際小提琴比賽,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主辦,共有14個國家35位青年小提琴家參賽,結果台灣人包辦了前三名:第一名曾宇謙,第二名林品任(他的寇蒂斯同學)第三名黃愷珉(台裔美籍),曾 宇謙不但贏得了生平最高的五萬美元的奬金,而且決賽的曲目正是他最心愛的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綜觀二場演出,柴可夫斯基國際比賽的演出,他的西貝流士感 情更深刻,他以全幅的心靈,表現出作曲家內心沈沉的哀怨,短短半年他有如此的心靈的成長,難怪他會感動那麼多評審和聼眾,而為台灣音樂史首度贏得柴可夫斯 基國際比賽的首獎。 

曾宇謙與莊東杰:都以來自台灣為傲 

如同今年5月2日打敗316位競爭者,獲得丹麥Malko國際指揮大賽的莊東杰得獎後的第一句感言是:「我以來自台灣為傲。」曾宇謙在最後決賽奏完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時,終於鬆了一口氣,彷彿告訴自己:「我終於不必再參加比賽了,實現11歲時的夢想,做一個巡迴世界的小提琴獨奏者。」在決賽隔天醒來,曾宇謙才意識到散布在手指、背部和肩膀的疼痛,他説:「我不敢想像自己在前一晚是如何演出西貝流士與柴可夫斯基,我是用盡全幅的靈魂和意志,完成了這次難忘的人生經歷,我將永懷這份珍貴的回憶直到生命最終一刻。」雖然這次獎金祗有二萬美元,但在第二天「優勝者音樂會」,能夠與心目中的偶像指揮大師葛濟夫同台演出,莫札特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並且全球轉播,使他立刻忘記身體的疼痛。

但在比賽過程中,一路以代表「Taiwan」之名參賽的曾宇謙,在「優勝者音樂會」演出時,突然他代表的國家變成「China Taipei」,這時相信做為藝術家的曾宇謙,內心一定很難過,顯然這是出席音樂會的普亭總統,為了討好中國駐俄大使的政治操作,更可能的是中國駐俄大使要求俄國官方這麼做,總之,這是這次大賽唯一美中不足之處。但是當晚曾宇謙「接獲另一場重要的音樂會通知,卻使他興奮到睡不著,原來是俄國指揮大師,邀請他在7月5日在芬蘭的麥凱利音樂節,與他一起演出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全曲」,據台灣加油團的報導,演出非常成功與感動,曾宇謙終於在20歲時,就踏出他夢想的第一步。 
 
夢想:把蕭泰然的音樂傳遍全世界 

他在得奬後,特別提到最近去世的浪漫派大師蕭泰然的動人音樂,他夢想有一天透過他的小提琴,把蕭泰然的音樂傳遍全世界。不知國內那一個樂團,有先見之明,讓曾宇謙有實現夢想的機會:演出蕭泰然的小提琴協奏曲,準備在今年11月13日在台中與曾宇謙同台演出的國內指揮大師呂紹嘉,欣賞完曾宇謙在比賽的實況轉播後説:「曾宇謙對音樂的詮釋,有超乎年齡的成熟。」 
7月7日 當曾宇謙坐荷航經濟艙由俄返台時,記者問他:國籍由「台灣」被改為「中國台北」有何感想時?曾宇謙説:「有跟現場人反映,但不是反映就可以改變什麼,會覺 得有一點遺憾,但我覺得台灣的年輕人包括我自已,在自己的領域上更加強自己,讓台灣能夠在國際上被看到,慢慢地國際就會更重視台灣了。」我們台灣有曾宇 謙、莊東杰這樣優秀的年輕一代,我們台灣的未來相信將是光明的。 

結語 

這次第15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有「Medici TV」 全球實況轉播,因為有曾宇謙決賽的實況轉播,在全球欣賞者六百多萬人中,台灣的聼眾名列全球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表示台灣人開始在重視文化的提昇, 此次比賽出錢最多的是,日本的豐田汽車公司,但是很意外地,日本選手全軍覆沒,(過去他們得過二次小提琴的金牌獎),收穫最大的是蒙古共和國,他們的男中 音甘巴達,畢業於本國的蒙古國立文化藝術學院,不但拿到男聲金牌奬三萬元,更拿到了26位得奬者中的最高獎(Grand Prix)十萬美金,他在「優勝者音樂會」演唱羅西尼《塞爾維亞理髪師》中的「費加洛詠嘆調」驚艶全場,頗有帕華洛蒂第二的架勢。

美國袛有拿到鋼琴銀牌奬的華裔黎卓宇(George Li),他出生美國波士頓,畢業於歐柏林音樂院,是得過柴可夫斯基大賽銀牌獎的中國鋼琴家殷承宗的愛將;中國也祗拿到男聲組銀牌奬的王傳越,他出身黑龍江的佳木斯市,目前在美國舊金山歌劇院工作;文化大國的德國,也祗拿到小提琴組第四名的康珠美,她是出身德國的韓裔,本來她是曾宇謙最大勁敵,但因決賽時,拉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有點失常,才變成第四名;法國也祗拿到鋼琴第四名(Lucas Debargue)。

小國中,羅馬尼亞拿到大提琴組金牌獎(Andrei Ionita);拿到最多獎仍然是地主國俄羅斯:在小提琴組有二位銅牌獎,大提琴組得銀牌與銅牌獎,女聲樂組得到金牌和銀牌,鋼琴組更有4位包辦前三名;東方國家中得獎最多的是南韓:男聲組銅牌獎(Hansung Yoo)、小提琴組第五名(Bomsori Kim)以及大提琴組第五名(Seung Min Kang)。 

希望這次曾宇謙的得奬,能帶動國人對文化的重視與提升,文化部應該重新恢復「音樂人才庫」(2011年被取消),比照國際影展得主和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得主,一樣給有名的音樂國際大賽得主一筆豐富的奬金,以前都是民間的力量:例如奇美基金會曾先後借他14把名琴,以及為善不為人知的企業界人士默默支持他,現在曾宇謙給台灣爭取這麼大的榮譽,應該是文化部幫忙他,早日實現他的夢想的時候到了。

原文轉貼自:MUZIK ONLINE
文章原始連結:曾宇謙—四年的奮鬥,讓美夢成真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digireply@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MUZIK ONLINE

  • MUZIK Creative Digital Ltd. 是結合專業的古典樂出版商與資訊人才的公司;我們的理想是讓昨日美好的古典,成為今日的時尚,MUZIK ONLINE提供了數萬首永不褪流行的古典音樂,歡迎你一起遨遊古典音樂的世界。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