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陸製軍備「體系化」反殺法製飆風!退役飛官看印巴空戰:規劃、部署比性能更重要

記者 葉郁甫 / 攝影 羅士朋 謝賢熺 / 責任編輯 新聞中心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5/26 22:00
圖/巴基斯坦空軍YT
圖/巴基斯坦空軍YT

印巴空中交戰,巴基斯坦有效地運用多款向中國大陸採購的武器,對抗質和量都更強大的印度空軍,更擊落了至少一架飆風戰機。不僅反映了協同作戰的重要性;武器系統再怎麼先進,如果無法整合,恐怕也無法發揮預期的效果。而這些問題,也都是國軍正面臨的課題。

數量、性能略遜卻「反殺」 印巴空戰顛覆預估

 

印度和巴基斯坦,5/7在邊境地區爆發空戰衝突。雙方各執一詞,戰況難以求證。從雙方公布的對峙圖和戰況來看,印度第一波攻擊出動大批戰機,包括執行對地攻擊的飆風戰機,以及掩護的米格29和蘇愷30;不過巴基斯坦有派遣預警機升空,而印度則沒有。

巴基斯坦更高調宣稱,是由陸製的殲10C系列戰機發射霹靂15空對空飛彈,經過空中預警機中途導引,在印度領空內成功擊落飆風戰機。如果巴方說法屬實,將成為現代視距外空戰的重要案例。但是質與量兼具的印度空軍,為何會在清剿恐怖分子時碰壁,黃揚德表示,巴基斯坦在短時間內起飛大量戰機,顯示他們早有防衛計畫。

飆風戰機(圖/印度國防部)

 

而從各方資訊客觀推斷,印度在這次行動中至少損失一架向法國採購的飆風戰機,這個結果一反各界預估,原因是飆風戰機性能全面、電戰能力也相當充足。對此,前幻象戰機飛官高志榮分析,戰機的自衛電戰能力,必須針對作戰場景進行設定,包括敵方的預警雷達、飛彈陣地和戰機型號等。如果沒有事先準備,或選擇符合任務的版本,很可能無法發揮作用。雖然有其他電戰機在空中協助製造假目標,會有加分效果,但在這次的場景中,雙方似乎都沒有這類飛機,頂多只有空中預警機,或許也埋下不利因子。

我幻象電戰能力亦須當心? 飆風戰機首遭擊落

如果這個狀況,發生在台海衝突時,高志榮強調,空對空戰鬥的目的並非一定要打贏對方,而是要透過組織作戰,摧毀敵人的飛彈陣地、指揮所等重要目標。

JF-17戰機(圖/巴基斯坦空軍YT)


至於任務是否精確執行,則取決於戰果的裁定。儘管印度外交部嚴辭否認,巴基斯坦仍聲稱,對手引以為傲的S-400防空系統遭到JF-17戰機的高超音速導彈摧毀。前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表示,再厲害的防空飛彈系統,依然需要防範巡弋飛彈和反輻射飛彈的攻擊,尤其是敵機低空突襲時更難以偵測。

S-400防空系統 (圖/俄羅斯國防部)


國軍協同作戰已完備? 軟體、戰略應一併檢視
 

有一說認為,印度堪稱「萬國牌」的軍備採購模式,影響了系統整合,使得各單位作戰容易無法彼此即時構連。因此,周宇平認為,台海防衛的關鍵,也將在於是否能夠建立自己的資訊整合平台,讓各種武器都能在共同平台上發揮效果。

空軍指管系統(圖/巴基斯坦空軍YT)


另一方面,戰爭中資訊難以求證,變相成了在訊息戰的重要素材。除了戰況各說各話,也包括中國大陸專家和網民在這次戰後,大肆吹捧巴基斯坦使用陸製軍備的作戰體系,不僅占了上風,更證明已經有能力與歐美軍工產品一較高下。

黃揚德認為,回歸技術面務實討論,台灣可以從這場衝突借鏡的是,身為防禦方,只要擊殺鏈安排得宜,就能抵抗第一波攻擊,甚至讓對方遭受戰損。他強調,武器性能固然重要,但運用部署更為關鍵。

空軍指管系統(圖/巴基斯坦空軍YT)

 

別人顯而易見的缺失,可能正是自身的隱憂。身處地緣衝突的高壓地帶,印巴交戰的發展和處置,都值得台灣深思。

印巴軍事衝突

# 巴基斯坦# 印度# 戰機# 預警機# 飛彈# 防空系統#空戰#國防#台海#殲10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10

0.0557

0.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