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辦公室戀情深交YouBike女人我最大陽帆台東大武鄉台9線黎明詩米酵菌酸猥褻犯桿菌
  • 搜尋:

    臺北榮總 結果共32筆

  • 身體「這部位」散發難聞異味!醫師:黴菌或細菌感染 速就醫!

    不少人會有腳臭問題,尤其和親朋好友聚會時,若散發出來確實很尷尬,皮膚科醫師指出要解決腳臭問題,可先從生活習慣與平日清潔做起,像是一定要保持足部乾燥、經常更換鞋子,臺北榮總皮膚部主任陳志強表示,臺灣潮濕悶熱,穿鞋子穿襪子,很容易有黴菌感染,一般流出來的汗水是沒有什麼味道的,但是經過這些黴菌的發酵產生味道,甚至有些人是細菌感染造成的。
    2024/03/08 22:54
  • 入獄近25年...「台灣曼德拉」施明德病逝 網瘋查這些關鍵字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日前肝癌復發,一度傳出命危但遭臺北榮總否認,今(15)日再傳出病逝消息,臺北榮總證實,施明德已於1月15日與世長辭,與他的生日正巧是同一天,留給世人無盡的思念。施明德被稱為「台灣曼德拉」,多次對抗威權入獄近25年,以擔任美麗島事件總指揮、發起紅衫軍倒扁運動為眾人所知。
    2024/01/16 09:42
  • 施明德生日病逝!陳文茜千字文哀悼 曝「最後遺言」:我不願相信

    83歲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日前肝癌復發,病況危急,一度傳出病逝但遭臺北榮總否認。而今(15)日再傳病逝,今日也正巧是他的生日。臺北榮總今早證實,施明德已於1月15日凌晨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享壽83歲。對此,媒體人陳文茜發文哀悼施明德「永遠的革命領袖、反貪腐運動家」,閤上他的眼睛,辭別他深愛的土地。稍早再寫下3千字長文,親曝施明德最後遺言。
    2024/01/15 07:20
  • 快訊/施明德今病逝!前民進黨主席「倒扁大將」享壽83歲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在日前傳出肝癌復發,且一度病危。儘管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受訪時表示,施明德的病情有進步,但他仍於今(15)日不幸病逝,享壽83歲。榮總證實噩耗表示,院方尊重家屬安排,提供必要協助並妥善處理善後事宜。
    2024/01/15 06:58
  • 注意! 常做「這件事情」可維持大腦健康 防止老化!

    運動是如何促進大腦的健康,一直是大家很有興趣,也很關心的問題,那目前也有很多研究發現,當我們在運動的時候,乳酸堆積可能會導致,我們大腦的血管開始新生,進而促進大腦的運作以及養分的供應,臺北榮總神經內科研究醫師廖誼佳指出,在進行運動的時候,肝臟所分泌的酮體,可能會進入到我們腦部進行代謝。
    2023/12/06 23:23
  • 北榮研究!改變「這件事」能減少肝硬化 合併肌少症及併發症

    臺北榮總侯明志副院長領導肝硬化及門脈高壓團隊研究發現,肝硬化病人腸道細菌的變化與肌少症的發生相關,且會影響整體預後;改變腸道細菌,可望減少肌少症及併發症的發生,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肝病期刊JHEPReports(歐洲肝病研究學會旗下的國際官方期刊)。
    2023/11/08 22:54
  • 經常出現幻覺、看到逝去親人可能是「這原因」 醫師:速就醫檢查

    長輩出現幻覺,例如經常說看到逝去的親人,或甚至出現懷疑偷錢等妄想,要特別注意是否性格驟變,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其實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不只是有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各項認知功能,特殊的精神行為改變,臺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廖誼佳提醒要考慮一些失智症的表現,例「路易氏體失智症」或其它比較少見形態的失智症,都可能會以「視幻覺」的形態出現。
    2023/10/13 23:06
  • 「這族群」出現這兩種徵狀「此疾病」找上門 繞口令可改善?

    失智症是一種腦部功能異常退化的疾病,包含學習與記憶、語言、知覺動作、複雜性注意力、執行功能和社會認知,假如語言表達能力受損,則會出現表達不流暢、說不出熟悉物品名稱的表現;若語言理解能力出現困難,就會比較難聽懂別人的話語或文字描述,於口語表達時也容易出現語誤,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嚴鋒副教授表示,如果年長者出現以上的症狀,或許可以多加觀察,是否出現其他日常生活功能的障礙,或對於生活或日常事務應變的能力變差,是否有這樣的徵兆,這些都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表現。
    2023/09/30 23:37
  • 不戴口罩近期感染「這疾病」倍增 醫師:病毒已在「社區活動」

    近期類流感疫情有上升趨勢,專家分析過去3年多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人罹患類流感人數不多,關鍵在於大家都戴口罩,如今不戴口罩情況下,導致感染人數上升,考量流感病毒仍持續在社區活動,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未見下降,政府考慮將延長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臺北榮總感染科主任林邑璁教授指出,今年比較特別的是在夏天,仍然有相當多的流感案例,這主要應該還是過去三年,大家沒有面對流感的威脅,從免疫的角度上來看,現在就有更高的機會得到流感!
    2023/09/05 22:59
  • 一流汗!身體「這部位」經常散發這一味 超尷尬!

    炎炎夏日許多人都會流汗,如果散發異味,確實會讓人很尷尬,醫師指出其實狐臭不是疾病,它只是一種特殊的體味,實際案例造成社交出現困境,臺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何翊芯針對多汗症跟狐臭,在傳統的話是可以,先用一些止汗劑跟芳香劑,其實會建議還有氯化鋁的成分,來減少汗液,塗一些含有抗菌成分的,可以減少那些臭味的產生。
    2023/06/01 23:03
  • 注意!全身廣泛性疼痛罹「這疾病」 醫師:只有這方法可緩解!

    台灣纖維肌痛症大約有130萬人,醫界發現發現有一群慢性疼痛的病友,即不是晚期癌症,也不是風濕免疫的發炎疼痛,做各種檢查也找不出什麼具體的蛛絲馬跡。而這群病友總是在精神科、復健科、免疫風濕科、神經科、疼痛科間徘徊,一直到國際間逐漸有共識,整理出清楚的診斷標準,臺北榮總神經內科研究醫師廖誼佳表示纖維肌痛症是一種慢性疼痛,一般來說好發是年輕女性族群。
    2023/05/15 23:01
  • 精準檢測眼疾靠「它」 揪出病變即早發現提高治癒機率!

    臺北榮總致力推動光電產業與ICT合作!希望藉由科技,讓看診更有溫度。現在許多醫院積極發展AI,以視網膜來講的話,如果可以很早就發現有視網膜病變的話,可以對病人預防產生很好的效果,不會造成失明的風險。
    2023/04/20 23:14
  • 首曝光!北榮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 提升癌友存活率

    惡性腫瘤名列十大死因之首,明顯威脅國人健康,目前治療方式主要是以外科手術、化療等。事實上重粒子癌症治療是一種先進的放射治療,不同於傳統放射治療,採用高能量X光或電子束,臺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將碳原子游離成碳離子,再利用同步加速器,將粒子加速至光速的百分之70,再針對癌症病灶進行照射,進行癌症治療,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接受TVBS獨家專訪,他認為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落成,為台灣放射線治療拼上最後一塊拼圖,台灣國際醫療將邁出一大步。
    2023/04/13 23:11
  • 經常有這習慣的人罹「膀胱癌」風險增30% 水喝太少、頻尿要小心!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中常見的癌症,當膀胱內膜的細胞組織,出現病變,就會引發膀胱癌,事實上膀胱癌,90%為移形性細胞癌,6%上皮細胞癌,有少部分是腺癌,最主要症狀為無痛性,間接性血尿,若有頻尿、解尿不多、尿急、排尿困難,都要特別注意,臺北榮總泌尿部主任黃志賢表示,即使是些微血尿在體檢中發現,也不能輕忽!
    2022/12/02 23:03
  • 治療癌症重大突破!北榮首發現「癌基因SALL4」 可偵測治療成效

    臺北榮總血液科主治醫師劉耀中參與跨國研究,首度成功找到【癌基因SALL4】,也就是當癌基因SALL4的表現上升,患者的整體存活率會下降,在肝癌腸癌胃癌乳癌患者的癌症組織中,也能發現癌基因SALL4,醫師指出癌基因SALL4可作為藥物治療抗藥性或評估療效好壞的判斷依據,期盼未來能開發新一代標靶藥物
    2022/11/08 23:12
  • 「這幾種」狀況纏身...引發「憂鬱」... 醫師:壓力影響大!...

    憂鬱症對於現代人來說,感覺可能是一種不當的飲食、生活習慣、環境、壓力...等因素所造成,事實上造成憂鬱原因缺乏營養素,腸道菌相失衡等,研究發現體內90%血清素的合成是在腸道,有20多種的腸道菌跟血清素的合成有關,臺北榮總精神部主治醫師林韋丞表示憂鬱症患者,體內是處於一個發炎的狀態,那當然不是嚴重到比方說會發燒、不舒服等等,但是就是他處於一個輕微的發炎狀態,以至於情緒一直都處於低落的情形。
    2022/08/29 22:58
  • 皮膚出現「三大症狀」全身抓流血 搔癢難耐醫警告別做這件事

    臺灣異位性皮膚炎病友超過200萬人,孩童和青少年為多數,典型症狀是皮膚乾燥併隨嚴重皮膚瘙癢及發紅情形,長期抓患處,會導致睡眠不足,精神不佳,上課無法專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臺北榮總皮膚部科主任/副教授陳志強臨床發現,典型異位性皮膚病友過去長期服用口服或外用類固醇,導致很多皮膚副作用產生,甚至於系統性副作用,甚至連眼睛也因為青光眼瞎掉,這是異位性皮膚炎悲劇。
    2022/07/15 23:20
  • 皮膚脫皮、脫屑 出現「這狀況」醫警告:皮膚淋巴癌機率增

    如果你長期因為濕疹問題擦藥,不見好轉,可要特別注意了,從過去至今有不少師診病友,有人擦藥擦了兩三年左右卻不見好轉,而且身上從頭到腳出現紅色斑塊,甚至有掉屑情況,醫師警覺不對勁立刻將皮膚組織切片檢查,證實罹患皮膚癌,臺北榮總皮膚部副教授陳志強指出濕疹,很容易被誤診。民眾擦藥後沒好轉仍好不了,應主動告知醫師,盡早確認是否為表皮T細胞淋巴癌!
    2022/07/12 18:25
  • 有片/出現這幾個症狀提高警覺! 心律不整找上您輕忽恐致命!

    一般正常成人休息狀態每分心跳速率為60至100次,大部份的人介於60至80次之間。其實心律不整,指的是心臟的跳動速率太慢或太快,也會有不規則跳動,雖然大多數心律不整屬於良性,但嚴重仍可能造成致命危險,關鍵在於心臟可能無法將血液運輸至全身,會危及生命,臺北榮總醫師張效煌指出,心律不整大概是從接近50歲左右以後,開始比較容易產生一些,心律不整狀況。
    2022/06/24 23:25
  • 新冠確診後 面臨「這幾種」症狀 醫院設立跨科別整合門診!

    臺灣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累計突破240萬人,其中有人已經康復也有人還在確診治療甚至是隔離,值得注意的是康復後的民眾,面對長新冠各種出現各種症狀,事實上不少醫院,已經設置「新冠肺炎康復門診」,以臺北榮總來說,採取跨科別方式,依照病人出現症狀整合會診。
    2022/06/06 22:56
  • 病毒共存!成人、兒童不想染疫... 做好這幾件事..降低風險....

    最近10天確診病例相加之後,至少突破80萬例以上,儘管現在要與病毒共存態勢下,相對確診人數每天仍維持在七到八萬例左右,專家提醒,民眾外出戴口罩也可以隨身攜帶「酒精擦濕紙巾」,也儘量避免坐公共場所的椅子,因為這可能會讓衣服沾染到病毒,另外為了讓民眾更方便看診,避免成人和兒童臺北榮總兒童防疫專責門診綠色通道,每天可以看到不少家長,帶著有症狀的孩前來看診,驗PCR。
    2022/05/30 22:51
  • 快篩陽性民眾衝醫院急診PCR 快來「這地點」檢驗安全又隱私!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確診人數每天約八、九萬人,隨著確診人數越來越多,快篩陽性之後在做PCR陽性機率大概九成左右,許多大醫院都可看到,想要做PCR核酸檢測排隊民眾,現在臺北榮總在中正紀念堂設置大型篩檢站,設在自由廣場大門正後方,採取類似車來速的一站式作業,共開放四線道,同步進行。
    2022/05/20 23:11
  • 出現3種症狀提高警覺! 醫師:小心腦中風找上門!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包括三高、還有抽菸、肥胖、不運動、生活壓力過大等,另外血管阻塞的原因有兩種,第一種是心臟裡面因為心律不整或其他的原因產生血栓,第二種阻塞的原因是因為腦部的血管本身因為動脈硬化而狹窄,臺北榮總實驗外科主任張效煌醫師提醒,腦中風一旦發作最嚴重的可能是死亡或是昏迷。
    2022/05/17 23:16
  • 輕忽這幾個小症狀 醫師警告:心房顫動風險高!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很多人都聽過「心房顫動」這是相當常見的心律不整,發作時心房的跳動會像顫抖一樣。根據統計,有四成至六成的病友並沒有症狀,很容易被忽略,常見的症狀像是心悸頭暈無力,心跳不規則甚至是胸悶,臺北榮總實驗外科主任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效煌認為像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或者是不運動,還有包括抽菸、甲狀腺機能亢進、或者是睡眠呼吸中止等等,這些都是會引起心房顫動的一個危險因子。
    2022/05/04 22:58
  • 有片/腦瘤、頭頸癌病友最後希望是「它」! 醫:擊敗惡性腫瘤

    您聽過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嗎?臺北榮總與國立清華大學的硼中子捕獲治療合作團隊,執行特殊的緊急醫療,臨床上協助復發頭頸癌以及腦瘤的病友,目前的治療成效效果極佳,包括有一些已經傳統治療,包括手術、放射線、化學治療無法再進行的病人,經過我們硼中子捕獲治療之後,已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病人,腫瘤改善效果佳,能延長癌友壽命。
    2022/02/09 23:0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