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放射線 結果共74筆

  • 「癌王」胰臟癌難治!國衛院新發現 抑制基因突變癌細胞

    胰臟癌有沈默癌王之稱,腫瘤發生初期幾乎無症狀,所以發現時通常已是晚期,惡化速度很快,也是目前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現有胰臟癌治療,除了手術外,還有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及免疫治療等,但治療成效仍有限;而國衛院和高雄要大學團隊合作研究帶有RNF43基因突變的胰臟癌細胞,首度找出B-RAF為新的RNF43泛素化標靶蛋白,發現併用MEK抑制劑與WNT抑制劑能有效抑制胰臟癌細胞生長,期望此研究成果能作為未來胰臟癌治療上的參考,對於個人化精準醫療提供更大的助益。
    2024/03/04 11:45
  • 本田翼奔染疫孤島「陪父親最後一程」 窪田正孝為她做重大決定

    以「一張照片就能找出病症的超能力者」放射科醫師與放射線技師為題材,熱銷超過270萬冊的醫療人氣漫畫《X光室的奇蹟》,改編成兩部電視劇接連拿下高收視率後,趁勝追擊推出電影完結篇,精采程度更甚電視劇,票房更是賣座近10億日幣(約2.12億元新台幣)!《電影版 X光室的奇蹟》找回原班底窪田正孝、本田翼等人演出,為系列劃下最精采完結篇,沒想到窪田正孝得知要拍電影版,竟率先吐槽:「這要怎麼拍啊?」
    2024/01/25 08:47
  • 小黃運將便祕「屁味臭薰」乘客 竟是肚子裡藏了顆大肉瘤

    身型壯碩食量也大的41歲計程車司機趙先生,已經被便秘困擾一年多,尷尬的是,他跑車時經常屁放臭薰乘客。本以為是蔬菜水果吃太少,水喝得不夠多拖著沒就醫,直到自己尿不出來緊急掛急診後,才發現位在骨盆腔竟然有一顆約13公分的「軟組織肉瘤」壓迫在膀胱與直腸附近,才導致他便秘、無法解尿,現在已由泌尿科會診大腸直腸外科共同治療。
    2023/12/28 10:00
  • 孕婦異常出血!竟是「子宮頸癌」3期 醫:備孕前先做抹片

    懷孕後一直出血,林小姐以為有早產跡象,但婦產科醫師檢查沒有宮縮及早產跡象,開了止血藥物就讓她回家了。沒想到後來她持續下腹痛、會陰劇痛、出血,到部立桃園醫院檢查,竟發現是子宮頸癌第3期。因為林小姐仍懷孕中,醫院為她安排化學及放射線同步治療,療程非常順利,小孩雖然早產,但仍很健康,林小姐說小孩在保溫箱裡努力活下來,她更沒有理由放棄,要一起為生命努力!
    2023/10/29 10:11
  • 藍波老師罹淋巴癌暴瘦!醫曝六徵兆 狂咳嗽、盜汗都警訊

    舞蹈名師藍波罹患「淋巴癌」,開刀後經歷18次放射線治療,所幸後續康復也回歸舞蹈。醫師指出,淋巴癌被稱為「沉默的癌症」,以「腫塊」表現最多,初期會類似感冒;提醒民眾,如出現不會痛的腫塊、莫名發燒、夜間盜汗等6大徵兆,就要立刻就意檢查。
    2023/10/14 11:25
  • 元宇宙應用手術!台大醫院搞定艱難病例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對於某些腫瘤,如纖維樣瘤,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通常不太有效,手術是唯一的有效方法,然而,進行這種高難度手術往往需要跨科別合作,這對於醫療團隊的溝通和患者家屬的理解都是挑戰。
    2023/09/14 22:59
  • 長庚跨國研究發現放射免疫新療法 助免疫細胞滅癌

    長庚團隊跨國研究發現癌症放射線療法無法擴及全身,因腫瘤細胞會釋放「別吃我」訊號逃脫免疫細胞攻擊;以抑制劑搭配放療能助免疫細胞吞噬殘餘腫瘤,有望嘉惠晚期癌症患者。
    2023/07/20 15:50
  • 國造潛艦船段焊接不得馬虎 台船3關鍵程序把關

    潛艦國造原型艦預計9月初完成焊接、9月底下水,但有別水面艦,潛艦長時身處水面下,若焊接不當恐釀嚴重意外;因此台船在焊接時,均採UT(超音波)、MT(磁性)、RT(放射線)等3道程序嚴格檢驗。
    2023/05/29 10:51
  • 心搏過速、孩童免疫缺乏罕病 美皆有新療法問世

    生病不好受,慢性病更易讓人沮喪。「心室性心搏過速」這種心律不整疾病,每年奪去30萬美國人生命,因為很難預測發病,患者生活嚴重受限。現在醫學研究嘗試用癌症的放射線療法,瞄準心臟電流異常部位,去除衰老細胞,療效相當好。另一種疾病「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卻因是罕病,市場太小,擁有基因新療法專利的公司,不願投資申請審核,幸好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給予特許,讓一批需要生活在隔離狀況下的「泡泡小孩」,終於有機會踏入真實世界。
    2023/04/28 20:00
  • 治癌新突破! 北榮臨床試驗成功..關鍵是它..精準

    歷經12年規劃!臺灣第一座重粒子治療中心進行臨床試驗,順利將射線打入病人體內,優於傳統放射治療的腫瘤控制率及治療成果。目前臨床試驗順利,預計今年5月15日就可開始收治癌症病人,未來國人無需再遠赴國外就醫,可大幅節省治療時間及成本!
    2023/04/14 23:05
  • 首曝光!北榮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 提升癌友存活率

    惡性腫瘤名列十大死因之首,明顯威脅國人健康,目前治療方式主要是以外科手術、化療等。事實上重粒子癌症治療是一種先進的放射治療,不同於傳統放射治療,採用高能量X光或電子束,臺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將碳原子游離成碳離子,再利用同步加速器,將粒子加速至光速的百分之70,再針對癌症病灶進行照射,進行癌症治療,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接受TVBS獨家專訪,他認為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落成,為台灣放射線治療拼上最後一塊拼圖,台灣國際醫療將邁出一大步。
    2023/04/13 23:11
  • 驚罹乳癌挖掉超大塊!主播回診見「1指數異常」鬆口曝現況

    美女主播劉芯彤5年前因為做例行性乳房健康檢查發現罹患乳癌,所幸發現的早,乳房原位癌並未擴散,也就是所謂的「零期」。歷經2次動刀挖掉癌細胞和右側腋下4顆淋巴,也進行了5週的放射線治療,劉芯彤抗癌至今已邁入第6年,怎料近日回診追蹤竟發現「1指數」異常。
    2023/04/13 10:15
  • 健康婦下肢突癱瘓!驚見乳房巨大腫瘤 醫:第4期乳癌轉移

    下肢癱瘓竟是乳癌導致!一位70多歲女性,因下肢癱瘓近1周時間,到醫院就醫,經神經外科醫師詳細詢問病史及各項檢查後,發現患者有巨大乳房腫瘤和高位胸椎腫瘤,腫瘤壓迫脊髓,判斷應是第四期乳癌合併脊椎轉移,所幸在接受手術切除、後續藥物及放射線治療、復健後,患者逐漸恢復行走能力。
    2023/02/09 13:55
  • 頸部「這部位」莫名腫大、摸起來有硬塊 醫:罹癌機率高!

    說到甲狀腺很多民眾一定不陌生!事實上甲狀腺位在兩條鎖骨正中間凹陷處,往上1.5公分左右,靠近男性喉結位置的下方。甲狀腺主要分泌甲狀腺荷爾蒙,又被稱為甲狀腺素,負責調節新陳代謝、心跳等。根據研究,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女性遠高於男性,比例大約是3比1,造成甲狀腺病變,可能與幼年時曾暴露過量的放射線有關,因此會增加成年後,出現甲狀腺癌的機率。
    2022/12/05 23:03
  • 用顯影劑增失智風險掀恐慌!放射醫學會急發聲明籲:勿因噎廢食

    國衛院與台中榮總的研究首度發現放射檢查的顯影劑與失智症有關聯性,10年內用顯影劑的民眾,罹患血管性失智症風險為未暴露者的4.66倍,此發各界關注;放射線醫學會也緊急發布5點聲明回應,強調對比劑進行影像檢查為現代臨床醫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缺乏影像檢查將延誤診斷、導致無可彌補的傷害,呼籲國人勿因噎廢食拒絕影像檢查。
    2022/11/02 12:49
  • 有別傳統化療! 質子治癌症「精準、安全性高」

    台灣平均每4分鐘就有1人罹患癌症,而治療癌症的方式除了傳統常聽到的手術、化療,如今多了不少療法,比如放射線質子治療,而國內的質子中心設備,5年內光大台北地區就會有6間,密度相當高。質子治療相比化療方式,精準、安全性更高,但針對已經擴散的病情不適用,且健保沒給付,一次療程費用就要破百萬。
    2022/09/17 15:27
  • 核災11年後解除禁令 福島小鎮居民終於獲准返家

    回顧2011年3月11日,因為一場地震誘發海嘯,同時導致福島縣內核電廠發生故障,政府考量放射線外洩危機,強制要求縣內居民疏散至他地,沒想到一離開就是11年時間。《時事通信》報導指出,事隔11年後的今天,曾是輻射熱點的福島大熊町(Okuma),終於迎來解除疏散令,讓散居各地的居民獲允許返回家鄉。
    2022/06/30 17:01
  • 非侵入性「海扶刀」精準度提升 腫瘤手術時間縮短40倍

    癌症盤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經40年,各類實體腫瘤常見的治療方法為外科切除手術,輔以放射線治療或化學藥物治療。近年來,非侵入高能聚焦超音波消融術,又稱「海扶刀」,提供了無法承受麻醉開刀手術風險的病患另一種治療選擇,不過需要精準的術前模擬,才能短時間殺光腫瘤,不傷正常細胞。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現在研發出肝腫瘤熱消融高效能運算模擬,可以提高海扶刀的精準度並減少破壞正常組織的機率。
    2022/06/22 09:51
  • 男童被蜱蟲叮後劇痛、高燒!急診也無解 體檢竟發現罹癌

    根據國外健康媒體《Newsweek》報導,國外一名男童被蜱蟲叮咬後一直不見好轉,多次就診後竟意外檢查出癌症!這名來自英國年僅3歲的男童裘德(Jude Mellon-Jameson),自從腳被蜱蟲叮咬後便一直處於劇痛狀態,痛到甚至連走路都有困難,且還伴隨發高燒和夜間盜汗等症狀。
    2022/06/19 12:00
  • 例行檢查救命!女主播確診乳癌 2度挨刀挖除癌細胞

    根據衛福部數據,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好發在45至69歲之間,每日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前主播劉芯彤今(18)日透露,5年前接受例行性的乳房健檢時,檢查出罹患乳癌,所幸是零期,歷經手術與放射線治療慢慢恢復健康,她以自身經驗呼籲每位女性,一定要定期做乳房檢查。
    2022/03/18 10:28
  • 有片/腦瘤、頭頸癌病友最後希望是「它」! 醫:擊敗惡性腫瘤

    您聽過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嗎?臺北榮總與國立清華大學的硼中子捕獲治療合作團隊,執行特殊的緊急醫療,臨床上協助復發頭頸癌以及腦瘤的病友,目前的治療成效效果極佳,包括有一些已經傳統治療,包括手術、放射線、化學治療無法再進行的病人,經過我們硼中子捕獲治療之後,已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病人,腫瘤改善效果佳,能延長癌友壽命。
    2022/02/09 23:07
  • 日福島縣海域撈捕魚隻「許氏平鮋」 第三度驗出過量輻射停售

    距離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發生後,已經過了將近11年。各國漸漸放寬對福島等地食品的進口限制,台灣亦於昨(8)日宣布開放福食。然而1月底,在福島縣海域捕獲的許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i),經檢驗後發現含有過量放射性物質,日本政府也於昨日宣布暫停販售。
    2022/02/09 10:40
  • 有片/脖子出現局部腫塊、吞嚥困難等 醫警告:這個癌找上門勿拖延!

    甲狀腺篩檢評估除了理學檢查與觸診,最重要檢查方法是超音波檢查,因為不具放射線,可清楚檢視每個角落,找出可疑的結節,搭配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提高癌症診斷率;而誘發甲狀腺癌的主要風險因子除了遺傳及輻射暴露,醫師提醒,出現脖子腫大或有腫塊、頸部疼痛、吞嚥困難等、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檢查。
    2021/12/28 23:04
  • 快看!千人「輻射量破百」陷風險 健康存摺新功能可自查

    許多民眾會定期健康檢查,但有些人擔心X光、電腦斷層檢查造成的輻射量會影響健康,根據國際資料,如1年內進行多次放射線檢查,但總劑量小於100毫西弗,可忽略其潛在風險,健保署公布最新數據,去年平均1年有807萬人接受放射線檢查,每人約4次,平均收到3.3毫西弗的輻射量,但仍有1232人的輻射量超過100毫西弗;健保署指出,多半都是癌症患者,需定期接受放射治療,如不做風險更大,即起健保署健康存摺也開放「個人放射線輻射量」查詢功能,可藉此自查接受的輻射量,如數據過高也可和醫師討論評估,切勿因此拒絕檢查、治療。
    2021/12/23 11:09
  • 腸癌「5大誤區」別犯! 延遲治療死亡率恐飆至3倍

    大腸癌症連續12年蟬聯10大癌症之首,平均每37分鐘就新增1名病人!部分患者因錯誤資訊、延誤治療,甚至有40歲三期腸癌男子,因擔憂開刀風險、拒絕開刀,採用坊間自然排毒療法,每月花費數十萬、最終卻肚破腸流、抱憾離世。
    2021/12/16 22:3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