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國中停課兩岸寶林案冷凍雞肉淡水出訪台北101情侶張小燕黃子佼地雷
  • 搜尋:

    蔣志偉 結果共2,349筆

  • 飽受失眠困擾!經常服用「這款藥」助眠 醫師:應揪出問題

    睡眠藥的主要副作用,包括頭暈跌倒健忘白天嗜睡,若想要避免藥物的副作用,應遵守醫師開立的用藥量,服用後盡早躺床,避免頭暈和跌倒危險。更不可以與酒精一起服用,因為這可能,會增強睡眠藥的效果,醫師提醒有民眾會有一些誤解,認為失眠只要吃安眠藥就好,其實失眠是需要去找出真正的一個原因,來給予正確的治療。
    2024/04/16 22:52
  • 身體出現「這症狀」恐感染「這疾病」 醫師:速就醫!

    麻疹是傳染力很強病毒性疾病,可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在疫苗尚未使用前,超過99%的人都會被感染,幾乎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逃感染麻疹,臺北榮總感染科主任林邑璁教授提醒,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打疫苗。
    2024/04/15 23:02
  • 身體「這器官」被油泡包覆 堆積多致細胞損傷 醫:罹癌風險增!

    許多人對脂肪肝大都會認為,肥胖的人才會有脂肪肝,其實就連外表纖細,體脂肪過高的人,也有可能會出現脂肪肝,事實上脂肪肝的盛行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醫師指出花生或是夏威夷豆,不建議過量攝取,一整天建議一個湯匙,花生大概是10顆,核桃大概是5顆左右的份量,另外過量飲酒,也會造成脂肪肝。
    2024/04/13 23:00
  • 改變頭部姿勢起床或躺下出現眩暈 醫警告:恐罹「這疾病」速就醫

    您聽過耳石脫落嗎?其實耳朵構造分為外耳、中耳與內耳,耳石位於內耳的橢圓囊內,是一種碳酸鈣結晶,包夾於三個半規管中,黏著於內耳。耳石掌管平衡,是維持人體平衡的重要器官,如果耳石因某些因素脫落到內耳的半規管,當人體移動時,會讓人產生眩暈感,醫師提醒若有頭暈症狀時,一定要盡快就醫檢查與診斷。
    2024/04/12 22:52
  • 經常忘東忘西突然想不起來關鍵因素是「它」 醫:不可輕忽!

    您是否有過忘東忘西的經驗,明明才一下子然後就完全忘記想不起來,事實上長期慢性壓力,可能會出現不好效果,現代人長期處於在生活的壓力,比如說工作、家庭、經濟的壓力,甚至是睡眠不好,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大腦海馬迴萎縮,這些症狀會造成記憶減退,千萬不可輕忽!
    2024/04/11 22:53
  • 醫院「這一科」難招住院醫師關鍵是它 衛福部出手了!

    近年來受到少子化影響,許多專業人才流失,不少醫院招考兒科醫師,報名人數不如預期,不願投入兒科狀況下,衛福部提出各項政策像是服務未滿四歲童門診加給13%,最快五月就能實施,期盼能增加醫師投入兒科。
    2024/04/10 22:55
  • 身體出現「這症狀」罹肺癌機率增 醫師警告:遠離危險因子!

    肺癌是全世界死亡率第一名的癌症,在臺灣也是發生人數第一名,對國人來說造成健康危害很大,臨床案例一名家屬陪伴罹患肺癌的姐姐就醫,她在診間突然咳嗽,當下醫師感覺不對勁,建議馬上接受檢查並安排胸部電腦斷層,沒想到進一步檢查報告出來之後,被醫師判定罹患肺腺癌第一期,突如其來噩耗難接受!
    2024/04/09 23:10
  • 經常做「這件事」膝蓋承受體重6到7倍力量 醫:下場慘!

    快走對於忙碌的上班族或是擔心運動傷膝蓋的民眾而言,是一個非常容易入門的運動選擇。快走相對於跑步而言,在進行的過程當中並不會有雙腳離地的階段,因此下肢關節所承受的衝擊力會小上許多,骨科醫師指出,肌肉訓練的很有力量,這樣才真正保護我們的膝蓋,平常把肌肉訓練得很好的時候,在走路的時候,膝蓋受到力量就會相對比較少。減少蹲跟跪,因為常常蹲跟跪的時候,這個膝蓋承受體重約6到7倍左右。
    2024/04/05 22:54
  • 用毛巾洗臉疏忽「這件事」 醫師:上億個細菌滋生皮膚受威脅

    每天最重要一件事就是洗臉,當然少不了還要用毛巾擦乾,如果太用力搓洗或選錯毛巾材質,肯定無法達到清潔效果,還可能引起皮膚傷害,甚至造成老化,值得注意的是毛巾清潔不當的時候呢,裡面可能會有一些細菌或甚至是病毒殘留。
    2024/04/02 23:00
  • 成年人腫塊長在「這部位」 排除甲狀腺疾病惡性機率五成以上

    如果您摸到頸部長腫塊,對很多來說肯定會很緊張!事實上頸部腫瘤分為先天性疾病、發炎性疾病、良性腫瘤、惡性腫瘤,若排除甲狀腺疾病,成年人頸部腫塊中有50%至80%為惡性,醫師提醒民眾若發現頸部腫瘤時,應盡速就醫檢查治療。
    2024/04/01 22:52
  • 未定期監測「這件事」.... 醫師:引發嚴重併發症..致死風險高!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目前已開發國家中引起心臟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長期而言,若高血壓沒有獲得良好的控制,將會使得心臟產生心肌肥厚,進而引起心肌病變及慢性心臟衰竭。而對於動脈血管而言,長期的高血壓也會引起腦血管病變。醫師提醒腦中風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疾病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等嚴重的併發症。這部分將會造成病患永久的傷害及死亡。
    2024/03/29 22:55
  • 深海魚類50年汞量恐高 鮪魚、旗魚須注意

    國人都喜歡吃海鮮,各式海鮮都喜歡,但現在要特別注意大型魚類,根據統計,大型魚類因為位於食物鏈頂端,所以容易累積較高的甲基汞,如果透過飲食攝取,腸胃道吸收率高達90%以上。尤其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腦部發展,專家建議可以轉吃中小型魚類,避免攝取過多的甲基汞。
    2024/03/27 22:37
  • 「早睡」還是「晚睡」好?! 失眠者每天無法入眠 關鍵是「這原因」

    現在很多人都有失眠的困擾,尤其到了睡眠時間心理壓力更大,因為躺平在床上,久久無法好好入眠,若睡眠時間太短,到了白天會出現精神不濟的狀況,醫師提醒睡眠時間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加速大腦的老化程度。
    2024/03/27 19:25
  • 無痛無症狀 尿液變成「這顏色」 醫師:發現恐晚期

    健康檢查非常重要之外,若有尿液潛血狀況,更不能輕忽,泌尿科醫師指出血尿在門診,是常見的疾病,主要原因可以從很小、很細微的疾病,到非常嚴重的疾病,都有可能發生,事實上血尿常見的原因,包括尿毒感染、尿路結石、攝護腺肥大,泌尿道損傷,以及令人最不想遇到尿路系統的癌症。
    2024/03/23 23:06
  • 從年輕到老「這三力」沒顧好後果不堪設想! 醫師:「這觀念」正確很重要

    每個人從年輕到年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從小培養運動好習慣,維持巔峰骨量增加肌力,還要有健康的神經,即便年紀大了一點,就算工作再忙,也會主動挪出時間運動,醫師指出目前有很多運動的科技,可以幫助你,設定一個適合你的銀髮族的套餐,配合這樣的重量訓練,能同時增加骨量。
    2024/03/22 22:57
  • 罹「這疾病」幻聽最常見 醫師:若停藥半年復發率超過五成

    思覺失調症,顧名思義是思考與知覺,失去協調的病症,醫師最憂心的是病人中斷治療,根據研究指出如果停藥半年,復發率會有五成左右,期盼病友能持續接受治療;而目前臨床上主要以藥物為主,現在科學的進步,長效針劑的使用也可讓病友,可以持續穩定接受治療,減少復發狀況。
    2024/03/21 22:51
  • 聽覺退化兇手是「這問題」 醫師:弱聽原因與老化離不了關係

    耳朵是我們聽覺系統,因為衰老產生聽覺障礙,也是老年性聽障。根據統計,臺灣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中,至少有25%左右有聽力的問題;在老年人身上普遍發現這樣的問題,醫師指出弱聽聽力受損,大部分原因都是與老化有關係,也有一些像是先天性疾病,或者是後天中耳炎,也會導致你的聽力受損。
    2024/03/19 23:00
  • 出現「這幾種症狀」就是典型衰弱 醫師:不穩定健康狀態!

    隨著年紀增長,多數老年人會出現身體機能的下降,因此年老與衰弱,經常被提出討論。醫師指出老人是不是進入了一個衰弱症的情況,可從幾項觀察指標來做檢測,像是體重如果沒有減重的計畫下,一年裡體重減輕超過5%,大概3公斤左右等,都要特別提高警覺,很有可能是衰弱症。
    2024/03/18 23:12
  • 最新藥價調整4月1日上路 健保署:減少支出55.3億元、關鍵是「這件事」

    健保署公布四月起調整健保藥價。這次調整藥價品項,再創史上最少,減少的藥價支出將挹注於新藥。事實上共有4568項藥品價格將調整,調降4551項、調升17項,預計每年可減少健保藥費支出55.3億元。
    2024/03/15 22:55
  • 偏愛吃「這幾種」食物小心增加腎臟負擔 醫師:控制體重、均衡飲食!

    保護腎臟真的非常重要!在台灣每九人當中就有一人慢性腎衰竭,若您經常感到口渴水腫甚至變胖、小便出現泡泡,其實在不知不覺中,腎功能會慢慢退化,成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凌采絜指出玉米經各種加工之後,變成玉米片,馬鈴薯變成炸薯條,麥籽變餅乾,牛奶變成冰淇淋等等,食物變得好吃,方便,能快速取得,但是代價是無形當中,會吃進大量的鹽糖油,又含有太少纖維,營養價值太低,長期吃這樣的食物,容易造成肥胖而增加腎臟的負擔。
    2024/03/14 22:52
  • 出現「這症狀」五臟積毒了!身體部分器官可天然排毒關鍵是它

    所謂的毒素是指身體的代謝產物,現在的生物學叫做過氧化物,或是一些氧化的殘毒物,因此對於身體的代謝產物,積在我們的心臟肺部肝臟腎臟或脾臟,這個都會影響到身體的代謝。從中醫角度來看,只要對於毒的定義,其實蠻廣泛的,如果是過量的東西,對於身體來說都是不好的,包括常提到的,寒毒熱毒濕毒,只要超過一定的量,對身體來說都是有負擔的。
    2024/03/13 22:59
  • 輕忽「這件事」導致骨質疏鬆 醫師警告:若跌倒易骨折!

    骨質疏鬆問題絕對不可以輕忽!醫師指出,飲食多注重鈣質的攝取,包括牛奶、豆類、黑芝麻、小魚乾等食物,平常必須多運動,甚至最好的話可以做重訓,達到補充骨質密度效果,避免骨質流失,但運動要量力而為,千萬不要為了運動產生傷害!
    2024/03/12 23:02
  • 兒童成長不可輕忽「這幾個部位」出現疼痛 醫:速就醫檢查

    經常有家長發現孩童常說手痛腳痛,會懷疑這是不是生長痛,事實上生長痛成因,不是那麼明確,也不是那麼常出現,骨科醫師指出大概有兩成的小朋友會有這問題,大部分發生在幼稚園剛升小學左右的學童,因為活動量比較大,可能因為骨頭的生長,跟肌肉拉扯的因素不平衡造成的疼痛。
    2024/03/11 23:09
  • 臺灣「公共衛生師」任用方法有譜了!? 鄭守夏:下一步修法 更趨完善!

    新冠肺炎期間,世界各國深感公共衛生重要性,而台灣在2020年立法院通過亞洲第一部公共衛生師法,連續三年舉辦公衛師國家考試,目前有超過兩百人考取公共衛生師證書,臺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鄭守夏接受TVBS專訪指出,以歐美的標準來看,台灣的公共衛生人力是不足的,剛上路不久的公衛師,仍需要時間增修法規,才能讓專業人才就定位。
    2024/03/09 23:02
  • 身體「這部位」散發難聞異味!醫師:黴菌或細菌感染 速就醫!

    不少人會有腳臭問題,尤其和親朋好友聚會時,若散發出來確實很尷尬,皮膚科醫師指出要解決腳臭問題,可先從生活習慣與平日清潔做起,像是一定要保持足部乾燥、經常更換鞋子,臺北榮總皮膚部主任陳志強表示,臺灣潮濕悶熱,穿鞋子穿襪子,很容易有黴菌感染,一般流出來的汗水是沒有什麼味道的,但是經過這些黴菌的發酵產生味道,甚至有些人是細菌感染造成的。
    2024/03/08 22:5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