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害蟲冰雹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苦情星座鄉長酒吧考績甲等自助餐工作失憶
  • 搜尋:

    碳排放 結果共495筆

  • 月薪上看10萬!「2024十大亮點職業」出爐 百萬年薪不是夢

    根據主計總處預測,台灣 2024 年的經濟成長率上看 3.35%、經濟情勢可望穩定前進,不過少子化、高齡化以及就業意向的改變,國內缺工難題依舊難以解決。產業的人事布局與總體經濟息息相關,展望 2024 的發展趨勢,1111 人力銀行整理「10大亮點工作」,提供工作者多方思考。
    2023/12/11 15:32
  • 金融業如何減碳? 透過「綠色聯貸」影響力更勝其它產業

    永續金融將是淨零排放的推手,越來越多金融機構承諾將在2050年或是更早之前達到淨零,有金控業者針對電廠、煤礦、水泥、石化及鋼鐵等高碳排敏感性產業,擬定准入及撤資標準,同時與企業合作永續相關貸款,2022年永續主題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3.5兆元,期盼成為帶動「影響力投資」的領頭企業。
    2023/12/10 21:14
  • 音樂也能跟上「永續」! 綠色減碳從何做起?

    終於揮別了疫情,許多歌手或偶像團體,接二連三地報復性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民眾也迫不及待再次感受演唱會帶來的感動,而其實巡迴演唱所帶來的碳排放量非常可觀,在環境永續的浪潮下,不少歌手們已經在思考甚至著手,朝減碳的「永續演唱會」邁進。
    2023/12/10 20:52
  • 為氣候變遷找解方 掀海藻革命減碳力拚永續

    面對氣候變遷議題,專家積極想找出能在食衣住行上,都能減少碳排放的解方。法國的專家就提出海藻解救暖化危機的提議,認為海藻是一種低碳的食物還能取代塑膠,也能應用在生活各種用品當中,掀起一場海藻革命就能減碳救地球。
    2023/12/08 14:43
  • COP28籲「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沙國反對

    在杜拜舉行的氣候變遷會議COP28,發布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今年各國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新高,所以準備推動200個國家達成一致協議,逐步減少淘汰化石燃料,但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長卻堅決反對。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6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氣候變遷的問題確實是全球必須要共同面對的挑戰,但是在各國利益不同的情況之下,大家的考量不同,所以要達成共識恐怕實際上會有一些困難,根據今年年度報告,2023年的碳排放創下歷史新高,尤其許多的國家在疫情之後,產業重新復甦且交通重新恢復之後,要完全降低碳排變得非常困難,再來這次COP28當中的120個國家打算要簽署,2030年之前能夠增加3倍再生能源的使用,但在實際的落實上,各國的發展條件會有落差,且要產生再生能源,必須要先有很多的相關基礎設施,可是現階段要建設新的基礎設施就需要使用傳統的石化燃料來進行運作,也就是,2030年希望可以達成再生能源使用增加3倍,同時也反映出,石化原料的使用量會倍增,而並非減少。」
    2023/12/06 15:18
  • 2023年碳排再創新高!冰山漂離南極 氣旋襲印度

    全球化石燃料的排放量再創新高,由跨國科學家組成的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所發佈的年度報告指出,今年的碳排量較去年增加了1.1%,主要來自印度和中國。全球暖化加劇下,世界最大的冰山正在逐漸漂離南極洲;而印度南部則遭熱帶氣旋重創,街道被洪水淹沒,全國最大機場之一清奈機場一度停擺;至於東非則在聖嬰現象和印度洋偶極發威下,造成多國暴雨釀災,死亡人數已破350人。
    2023/12/05 20:00
  • 比電動車環保?只排水! 全球拚「氫」日韓搶登台

    新能源車,未來可能不再只有純電動車稱霸,因為「氫能車」也是未來趨勢,所謂的氫能車,是指在行駛過程中僅排放水,為了加速2050年淨零碳排達成,日韓等國家積極佈局「氫能車」,而台灣呢?有業者早在20多年前就看準商機,也著手研發技術,卻遲遲還無法量產,問題出在哪裡?台灣想跟上氫能車時代,要克服哪些困境,一起來看。
    2023/11/27 18:35
  • 全球最富1%人碳排量 與最窮50億人口相當

    非營利組織「國際樂施會」(Oxfam International)今天公布的分析報告顯示,全球最富裕的1%人口製造的碳排放量,與全球最貧困2/3人口(即50億人)的碳排總量相當。
    2023/11/20 12:40
  • 關燈工廠結合AI與自動化 專家憂勞動力將被取代

    AI以及自動化來席,不須靠人力都透過機器人製造的關燈工廠,已經逐漸席捲全球。這種製造模式不但降低成本,而且有助於減少碳排放,成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趨勢。旦專家也不諱言,這樣的生產方式可能造成勞動力被取代的困境,因此業者也積極研發,要讓機器人能跟員工共同合作,結合人類的才能與自動化的優勢。
    2023/11/13 15:39
  • 碳足跡結合消費習慣!芬蘭奧蘭銀行「靠信用卡搶救海洋」

    芬蘭奧蘭銀行希望透過消費行為,讓消費者知道自己為地球帶來多少損害,將足跡與消費行為以世界銀行的碳價格計算成本,最後透過每月帳單或App,讓消費者知道碳排量,進而減少浪費。 金融科技蓬勃發展,金管會為持續精進及跟上國際腳步,今年8月發布升級版的「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2.0」,內容包括4項目標:包容、公平、永續及國際化,另一方面推動策略的部分,囊括4大面向,其中包括推動綠色永續科技,而金管會了解到科技能為綠色金融帶來新的應用層面,運用大數據分析串接綠色永續的橋樑,讓科技助綠色金融一臂之力。 金管會參考綠色數位金融聯盟(Green Digital Finance Alliance)與瑞士綠色金融科技網絡(Swiss Green Fintech Network)在2022年發布「綠色金融科技分類」報告,將綠色金融科技定義於金融科技應用在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金融流程及創新技術的金融產品,以此作為八大綠色金融科技分類,其中就綠色數位支付與帳戶類別來說,將碳計算運用在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之中,讓消費者能清楚自己在消費行為上產生的碳足跡,以每月統計數值,並且透過不同的抵換或獎勵方式促使消費者重視環境保護,進一步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2023/11/08 16:32
  • 便利商店邁淨零 創首間能源韌性實驗店

    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便利商店在台南打造全台首間「能源韌性實驗店」,預估每月可減少近五百公斤的碳排放量。
    2023/10/06 17:39
  • 抗衡中國電動車「入侵」 義大利擬推購車獎勵保護國產車

    兩名消息人士今天向路透社透露,義大利正研議推出新的購車獎勵計畫,將製造與運送過程的碳排放納入考量,以保護本土汽車產業,降低中國進口電動車的價格優勢。
    2023/10/03 10:05
  • 回收塑膠做成冰淇淋!「罪惡滋味」反思汙染危機

    冰淇淋的口味、成分百百種,在英國有團隊把回收塑膠做成的冰淇淋,號稱是史上第一個,不過目的不是為了食用,而是藉此邀請民眾反思未來食物與塑膠危機。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農林業廢棄物則被轉化成「生物炭」,不但能改善土壤品質,還是固碳幫手。近年來減碳、永續成為趨勢,不過丹麥玩具商樂高卻宣布,放棄以回收塑膠做積木的計畫,表示將導致產品碳排放量更高。
    2023/09/28 20:00
  • 用環保餐具竟有反效果?麥當勞抗拒歐盟新規曝:損失慘重

    歐盟(EU)以環保為由推行、要求餐廳在供餐時使用「可重複利用材質餐具」的政策遭到速食業者龍頭「麥當勞」(McDonald’s)反對,並以自身經歷警告稱「這麼做的前景並不樂觀」,甚至有反效果出現。
    2023/09/28 17:21
  • 科技業如何落實ESG?直擊「半導體設備大廠」挑戰淨零碳排

    全球加速淨零減排與節能減碳,各產業低碳化和智慧化轉型是必然趨勢。像是電機大廠,製造高效節能馬達,一年可以減少9104公斤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並過ESG節能管理平台,精準控管每月碳排配額,另外,荷蘭半導體微影設備大廠,針對零件及包裝儘量回收再利用,目的要在2030年落實廢棄物零浪費,2040年前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
    2023/09/17 21:15
  • 排碳年近2千萬噸如何淨零? 中鋼宣示2025減7%

    歐盟將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課徵碳關稅,台灣則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鎖定溫室氣體年排放2.5萬噸的碳排大戶,將在2025年,繳交第一筆碳費,這讓不少大戶出現「碳焦慮」。以排放量動輒近兩千萬噸的中鋼為例,以鋼化聯產和大量使用廢鋼等策略,目標要達成2030年減碳25%。另一方面,同樣也是大戶的計程車隊,則提高使用節能減碳車的數量,減少碳排。
    2023/09/17 21:05
  • 反向驅動!推「個人減碳」也能實質價值化

    想落實減碳,其實除了政府與企業,回歸到個人,也是推動綠色轉型,至關重要的一環,由民眾低碳的生活模式,進一步到消費的選擇,就能夠反向促動整個社會與企業的低碳生,不過以長期來看,儘管已經有越來越多交易,已經開始加入個人減碳的意識,但在整體大環境誘因不足前提下,恐怕還有不少難關,得要克服。
    2023/09/17 21:03
  • 富豪遊艇.噴射機汙染地球 減碳旅行觀念夯

    超級富豪的巨型遊艇、私人飛機產生大量碳排放,在今年夏天被氣候人士鎖定,加大力度抗議;根據統計,去年歐洲的私人飛機航班數量增長了64%,產生超過300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55.5萬歐洲人年平均排放。隨著熱浪、野火等災情日益嚴峻,遊客也開始思考如何「減碳觀光」,像是減少搭乘飛機和塑膠垃圾汙染。至於疫情後各國拚觀光,巴爾幹半島的國家波士尼亞,近期新景點天空步道落成,為古城注入新活力。
    2023/08/28 19:50
  • 越來越熱!歐洲熱浪成常態 冷氣使用到2050年增一倍

    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極端高溫已經不再是例外,而是變成常態。今年七月已經再次創下了新的高溫紀錄,專家警告,未來可能還會更加熱。這種情況將使人們對冷氣的依賴加劇。以過去歐洲溫帶國家為例,即使在夏天,家中並不常裝設冷氣。然而,如今由於熱浪的頻繁來襲,越來越多的家庭在裝設冷氣以抵抗高溫。根據研究,到了2050年,若氣溫上升2度甚至3度,冷氣的使用率可能會增加一倍,導致歐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超過1千萬噸。
    2023/08/17 22:39
  • 不單節能減碳! 搶救瀕危植物成永續關鍵

    全球正積極尋找減少碳排放的方法,以減緩極端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然而,除了節能減碳,環境保育同樣重要。
    2023/08/11 22:48
  • 賴清德稱沒用電不足 他曝李遠哲預言成真:蔡英文不負責任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5日聲稱,台灣沒有用電不足,真正問題在於綠電不足。事實上,過去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就曾拜訪總統蔡英文討論淨零碳排放,結果蔡英文竟回「我總統只幹到2024」。對此,前立委郭正亮表示:「李遠哲早就講了,蔡英文這個人就是極不負責任,說對不起我只做到2024,丟台灣人的臉」。
    2023/08/07 16:37
  • 「台灣碳權交易所」7日高雄掛牌 最快明年進行「碳權交易」 

    台灣碳權交易所,7日在高雄掛牌成立,總統蔡英文還親自到場出席,未來將提供國內的碳權交易,國外買賣跟碳諮詢,由於配合今年二月,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公布,預計國內有278間,年碳排放2.5萬公噸的大戶,受到影響。
    2023/08/07 14:10
  • 護林成效卓越!亞馬遜雨林砍伐率「創近6年來新低」

    全球近年氣候暖化加劇導致各國紛紛追求減少碳排放,而亞馬遜叢林的保育問題也受到高注重視,近期巴西太空機構的觀察數據顯示「亞馬遜地區的森林砍伐率已降至6年來的最低水平」,象徵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的護林政策有正面成效。
    2023/08/04 16:19
  • 每周1蔬食!「VEG100蔬食減碳聯盟」提倡綠色影響力

    根據牛津大學的研究,大部分植物性食物是低碳選擇,碳排放量比動物性食物低10至50倍,人類的飲食習慣對環境的未來至關重要。23日有一場「佛光山綠色影響力論壇」,提出「VEG100蔬食減碳聯盟」,號召全球企業、組織參加,鼓勵大家從每周1餐蔬食,進展至每年100餐蔬食,邁向淨零之路。
    2023/07/23 23:15
  • 美中氣候特使北京會談 盼年底COP28會議前達成共識

    美國氣候特使凱瑞16日抵達北京,展開為期4天的中國大陸訪問行,並於7日與中方特使解振華長談4小時,希望在年底COP28會議召開前,美中兩大碳排國能先達成一定共識,而凱瑞這趟也被外界解讀是要修補美中兩國互信。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8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美中之間的高層官員互訪,讓外界感覺起來氣氛有稍微和緩一些,可是氣氛和緩是不是代表會有實質的合作情況發生還有待觀察,但凱瑞這趟訪中行在氣候變遷上非常重要,因為現在全球暖化的情況非常嚴重,而美中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上佔了40%,也就是說,這兩大國如果沒有辦法在減少碳排的目標上攜手合作,全球對於暖化的努力恐怕也是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效果。」
    2023/07/18 15:0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