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地震滅蟑螂486先生建教實習大雷雨環境盧秀燕天道中央氣象署害蟲
  • 搜尋:

    慢性疾病 結果共290筆

  • 寒流明襲台!天冷急診患者增2到3成 外出注意頭頸部保暖

    首波寒流將來襲,醫師提醒,近期因天氣冷,心腦血管急症患者增加約2到3成,又以本身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者居多,籲年長者出門儘量攜伴,並要注意頭頸部保暖,若泡湯別泡太久。
    2022/12/16 13:51
  • 吃飽≠營養均衡!2族群易「隱性飢餓」 恐增慢性病風險

    每餐都乖乖吃、而且都有吃飽,就會營養均衡嗎?醫師表示,其實現代人因為攝取過多加工食品,即使三餐都吃飽,還是可能出現缺乏微量營養素的「隱性肌餓」,進而造成免疫力下降、工作效率差、慢性疾病風險高等症狀,尤其小孩和未孕的生育年齡女性最常發生。
    2022/12/09 11:23
  • 流感恐致「心臟病、腦中風」發作 醫籲4高風險族群打疫苗

    很多人不想打疫苗的原因是「很少感冒,所以不用打流感疫苗」,心臟科醫師表示,這個觀念在疫情大爆發的時代,是不合乎現代醫療觀念的,因感冒是心臟病發作的原因之一,接受流感疫苗接種風險可減少3成!
    2022/12/08 10:14
  • 大雪北部冷颼颼!吃薑母鴨、泡溫泉暖身 這3件事要當心

    今(7)日是24節氣中的大雪,雖然北部氣溫稍稍回暖,不過中部以北仍然只有16到18度左右,而這樣的天氣不少人喜歡吃薑母鴨暖暖身,不過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提醒,恐怕反而會引發心血管疾病,且天冷泡湯一定要避開飯後,外出衣著更是要以多層式穿搭,預防溫差帶來的危害。
    2022/12/07 14:23
  • 想活久一點?醫曝「長壽秘訣」 2件事影響老化程度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又經常外食,常吃高糖、高油、高鹹的食物,若不忌口,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許多慢性疾病。其實,想要身體健康、活久一點,不只要留意飲食,也要注意平常說話的速度步調、心理壓力。
    2022/12/01 23:07
  • 不胖亂減肥恐「校正回歸」 復胖機率倍增:糖尿病風險↑

    不少現代人崇尚「瘦即是美」的主觀審美價值觀,時常覺得自己沒有身邊朋友纖細苗條,盲目減重的情況下無形中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不說,也同時大大增加了復胖、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導致因為不適當減重所間接引發的「慢性疾病」成為致命因素之一。
    2022/11/26 14:46
  • 睡眠低於7小時「慢性病易糾纏」 醫曝4營養素有效幫助入睡

    你平均一天都睡幾個小時?睡眠品質好嗎?充足的睡眠對身心健康相當重要!根據調查,平均睡眠少於7小時者容易有慢性病問題。醫師也提醒,長期睡眠問題會影響粒線體功能,進而增加許多慢性疾病風險。
    2022/11/14 21:04
  • 減肥別只看BMI!國人逾5成腰圍過大、恐增心血管風險

    根據國健署2017年到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19歲以上民眾超過5成有腰圍過大的情形,且即使身體質量指數(BMI)正常,仍有近2成腰圍過大。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隨著腰圍的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增加。
    2022/11/14 12:05
  • 罹「這幾種疾病」者...骨質疏鬆風險高 醫師:小心跌倒......

    骨質疏鬆其實是一個隱形殺手,平常我們是沒有感覺的,一旦跌倒了,就很容易有骨折的問題,老人家一遇到骨折,可能生活品質就會大受影響,醫師建議還是要多補充鈣、運動、曬太陽,還有維他命D,可幫助骨質鈣質的吸收!
    2022/11/11 23:05
  • 用吃優化視力!遠離眼睛疾病 「9種營養素」功效一次看

    現代人幾乎離不開3C產品,每天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看電視、滑手機對眼睛造成很大的傷害。對此,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最常見的眼部疾病包括白內障、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主要風險取決於年齡、遺傳、慢性疾病、生活型態、飲食方式等,因此特別推薦9種營養素,幫助優化眼睛健康,降低多種眼睛疾病的風險。
    2022/11/03 11:57
  • 臉貼膝蓋30年 男罹痼疾「身體180度摺疊」動刀重生

    僵直性脊椎炎為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的年輕男性,主要症狀為下背痛,也可能出現關節和著骨點發炎,病程不可逆,須終身治療。大陸重慶省一名46歲張姓男子,上小學時發病,由於無力負擔昂貴醫療費,病情日益加重,背彎到臉幾乎貼到膝蓋,身體呈現180度「摺疊人」的樣貌,直到去(2021)年歷經多次手術,才終於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直立行走。
    2022/11/02 15:53
  • 變矮、駝背恐缺「這營養」 長輩每7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

    根據國健署106年到109年調查發現,65歲以上民眾的骨質密度,至少有一個部位量測出有骨鬆的比率為14.1%,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若長期鈣攝取不足、久坐辦公室、少曬太陽或缺乏運動者,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為了減緩中年以後骨質流失的速度,每日應攝取足夠的鈣質、蛋白質、維生素D等營養素。
    2022/10/24 10:05
  • 想活久一點 健康長壽秘訣!「他」揭開真相!?震驚這群人

    你每天三餐吃的食物!真的有特別留意嗎,尤其現在飲食西化,高糖高油高鹹食物,若不忌口長期下來勢必會導致許多慢性疾病,但想要活得長壽一點不只是要注意飲食攝取之外,就連平常說話速度步調心理壓力都要稍微注意,尤其在預防醫學的角度上,就算我們有家族疾病史,像是糖尿病高血壓,但如果日常有這些營養做保護,就能降低特定疾病基因發生風險。
    2022/10/18 23:32
  • 突然身體不適?連撞4車後起火 駕駛昏迷

    是突然身體不舒服,才失控撞車嗎?昨天(9/30)上午九點多,一名57歲患有慢性疾病的曾姓男子,開車在花蓮中央路三段,和一輛左轉車擦撞,之後又撞路邊的四輛車後,整輛車起火。而曾姓男子當下意識模糊送醫。目擊民眾說,在撞擊前有聽到他按了好幾聲喇叭聲,感覺是用最後的力氣,警示路人。
    2022/10/01 12:29
  • 確診後體力差!陳冠霖「吃麻油咳更慘」 沒痊癒別碰這些

    八點檔台劇小生陳冠霖一向有婆媽眼緣,堪稱師奶級殺手,他日前確診後,咳嗽還沒完全好就吃薑母鴨,結果咳嗽更嚴重,讓他直呼還沒好全、別吃麻油;中醫師表示,感染性疾病首重趕出病邪,以免「關門留寇」導致慢性發炎,除了麻油之外,急性期時,滴雞精、人篸、鹿茸等補藥也都要避免。
    2022/09/29 14:47
  • 減肥好難?營養師推「5:2斷食法」 輕鬆瘦就靠這招

    你也正在為減肥苦惱嗎?看著日益上升的體重,想瘦身卻又抵抗不了美食誘惑。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2016年至2019年國人過重或肥胖率高達47.9%,相當於每2人就有1人因過胖而困擾,不僅提高慢性疾病的發生,還可能帶來許多併發症,對身體造成偌大負擔。
    2022/09/23 05:00
  • 中秋連假嗑柚子!藥師示警6類人不該吃 不良反應找上門

    中秋佳節將至,柚子、月餅是共聚團圓時不可或缺的應景食物,但多數患有慢性疾病的民眾對於服藥期間是否能吃柚子都會懷有疑慮,對此,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藥師蕭翔瑋提醒,如有使用降血脂、降血壓、抗癲癇等6大類藥物者,應盡量避免食用柚子,以免出現頭痛、血壓高、過敏等不良反應。
    2022/09/09 12:09
  • 青少年死亡案例+1 羅一鈞曝重症多數有這「慢性疾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36707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本土個案占36393例、境外移入有314例,而確診個案當中新增21例死亡,其中有1例為青少年重症、死亡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針對此個案作出說明。
    2022/09/06 14:26
  • 高雄旗津一家4口擠破舊老屋 衡山行善團30多人助修繕

    患有慢性疾病的阿華媽媽與72歲丈夫、2名弱勢兒子住在高雄旗津老舊鐵皮屋,每逢下雨屋內就下起小雨,木板牆發霉髒亂,衡山基金會號召30多名志工修繕,讓老舊房屋煥然一新。
    2022/09/05 15:36
  • 快找健檢報告!未來10年罹慢性病風險 「這裡」一鍵查

    國人十大死因當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死因與慢性疾病有關,為了及早預防慢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發展出一套適用國人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模型,民眾只需輸入健康檢查報告上的數據,就能預測未來10年內罹患5種主要慢性疾病,像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
    2022/08/31 10:55
  • 長輩「跌不得」!誤吃藥品恐增跌倒風險 一圖表秒看懂

    根據衛福部統計,「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2位,僅次於交通意外,平均每6名長者就有1人在1年內有跌倒的經驗,跌倒經常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對長者而言,嚴重甚至可能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造成跌倒的原因很多,可分為外在與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居家環境動線不良、穿著不適當及特定種類藥品的使用等;內在因素包括急慢性疾病、肌力不足、老化及認知功能障礙等,都是造成跌倒的原因,其中藥品使用也是一大關鍵。
    2022/08/30 12:51
  • 每6長者1人曾跌倒「高居死亡第2位」 2類藥恐增風險

    根據衛福部統計,跌倒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位,僅次於交通意外,平均每6位老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嚴重可能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外在因素包括居家環境動線不良、穿著不適當及特定種類藥品的使用,內在因素例如急慢性疾病、肌力不足、老化及認知功能障礙等,都是造成跌倒的原因,其中安全用藥是一大關鍵。
    2022/08/26 12:49
  • 入秋養生之道!大白菜變身1美食 抗癌、降三高一次OK

    時序逐漸入秋,炎熱的天氣仍讓人食慾不振,提供一道輕食高纖料理「大白菜豆包捲」,適合想滿足口慾及輕鬆幫助控制熱量的族群,也具有抗癌、降三高、顧腸道的好處。
    2022/08/24 14:45
  • 立秋了!專家揭4種秋燥症狀 當心「這項」易導致中風

    立秋後小心「秋燥」,因為立秋後日趨乾燥,有不少人會覺得嘴巴、鼻子、皮膚與其他部位有不適與乾燥感;余朱青營養師提醒,有呼吸道症狀、皮膚乾癢、便秘、心血管疾病的年長者與慢性疾病者,更需要特別注意秋燥,平常可以食用木耳、愛玉等來保養肺部,多喝水也可以緩解乾燥症狀,而4種常見秋燥症狀如下。
    2022/08/08 14:41
  • 快拿起皮尺!國人逾40歲有6成腰圍過粗 恐罹代謝症候群

    衛福部110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一半以上是慢性疾病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而這些疾病共通的危險因子就是三高,加上腰圍不足以及好的膽固醇不足,也易罹患代謝症候群。國健署統計,40歲以上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民眾中,超過6成腰圍過粗且有代謝症候群,而要控制或是預防,最簡易的方法就是測量腰圍。
    2022/08/01 13:1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