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全裸沈文程全裸車震能源署邱昊奇金鐘影后奢侈品價格外流台一線
  • 搜尋:

    健康署 結果共151筆

  • 糖尿病有可能逆轉? 專家揭:得到的那一刻基因就改變了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營養師林冠良表示,很多人宣稱糖尿病可以「斷根」和「逆轉」嚴格來說也是不可能發生的,甚至「當正式踏入糖尿病的那一刻起,基因就已經改變了」。
    2023/04/23 10:53
  • 想吃又怕胖?健康署揭潤餅驚人熱量 掌握5原則無負擔開嗑

    即將邁入一年一度的清明連假,而清明節吃「潤餅」是台灣特有的文化,但有不少民眾擔憂,潤餅熱量太高,有可能存在發胖風險,對此,國民健康署則提醒民眾遵照「選蔬果、選少油、選堅果」三大原則,在家自己動手包潤餅,既可以控制份量,選擇自己喜歡的配料,也能一手掌握健康。
    2023/03/31 05:10
  • 天天1飲品!健壯男暴瘦「血糖飆297」 醫嘆:器官被醃製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ㄧ,每年奪走近萬條寶貴性命,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萬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一名中年男子在短時間內暴瘦10公斤,原本開心以為是自己健身有成,但健檢才發現血糖數值異常飆高,確定罹患糖尿病,等於全身器官都泡在糖水中。
    2023/03/19 17:13
  • 小時候胖就是胖!台灣成人過重率逾5成 世界肥胖日快動起來

    每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據國健署統計,成人過重及肥胖率已攀升到50.3%,中小學學生過重及肥胖率也都有升高趨勢,其中約7成長大成人仍然肥胖,並增加三高、罹癌風險。
    2023/03/03 21:28
  • 高齡生育風險高!逾3成女性生育年齡35歲↑已過黃金生育期

    台灣少子化愈來愈明顯!根據內政部110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29歲,其中35歲以上者逾3成(31.64%),是10年前(民國100年17.8%)的1.8倍。隨著國人晚婚遲育現象日趨普遍,高齡生產風險也隨之增加。國民健康署呼籲有意生兒育女者應及早進行生育規劃,把握25-35歲黃金生育年齡!
    2023/03/01 14:33
  • 健康隱形殺手!網議「6大高血壓症狀」 年輕人也要預防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每4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罹患高血壓,卻有高達7成的民眾不知自己罹患高血壓,由於在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高血壓又被稱為「隱形殺手」,但若以下這些前兆發生時,可就必須提高警戒了。
    2023/02/24 13:32
  • 產檢多拿1本!2月發實體「爸爸手冊」 好男人4步驟快筆記

    照顧小孩絕對不止是單方面的事情!為協助準爸爸掌握孕產育兒技巧,國民健康署今(30)日宣布將於2月1日推出「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實體手冊,準家長們可在產檢時同時拿到「孕婦健康手冊」及「爸爸手冊」,幫助準爸爸學習從伴侶懷孕、生產到新生命誕生的過程中,所需的知識和技巧,伴侶更要彼此扶持與陪伴,共同度過孕期的身心變化。
    2023/01/30 17:48
  • 年菜小心爆卡!這物吃多恐「誘發腸癌」 4秘訣健康不踩雷

    農曆新年到來,許多民眾都會外帶年菜,在家中相聚一起吃團圓飯。不過大部份年菜都有太油、太鹹,以及熱量過高等問題,若民眾大魚大肉、不忌口,過完節免不了體重直直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就整理外帶年菜的4大秘訣,另外再加碼健康3法則,讓您享受大餐之餘,也免擔心熱量危機。
    2023/01/21 18:00
  • 天增歲月人增胖?營養師推「52斷食」 春節這2天最有效

    每到過年就變胖?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有4成的人過完年平均胖 1.7 公斤,另外6成的人不是沒變胖,而是根本沒注意體重的變化!今年過年長達10天假期,想要讓體重在年前年後「低波動」,營養師黃琳惠建議可採用「五二斷食法」,這是一種簡單的斷食方式,可以改變身體代謝的方式,達到燃脂的效果。
    2023/01/16 16:41
  • 耶誕節爆冷預告!低溫保健8要點一次看 兩部位要特別保暖

    台灣受到寒流及輻射冷卻影響,今(23)日在苗栗縣出現最低溫3.9度,氣象局表示,這一波寒流將持續到耶誕節當天,北部及東北部將「非常寒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低溫保健8要點」,要做好防寒準備及穿著保暖衣物,更要特別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
    2022/12/23 23:50
  • 怕膽固醇高不敢吃蛋黃? 「4食物」搭正確烹飪方式就OK

    近年,因膽固醇過高引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像是42歲男星黃民安去年就因「高膽固醇血症」造成的心因性休克而不幸離世。根據2017-2020年間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的高血脂盛行率高達25.6%,也就是每4人就有1人有高血脂,估計約有500萬人。另據外媒《VeryWellHealth》報導,在美國也有近40%的人因膽固醇過高而面臨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2022/12/16 10:21
  • 每年5千人死!大腸癌初期超無感 出現「這些症狀」快就醫

    53歲金馬得主朱科豐因大腸癌離世。根據統計,自2011年以來,大腸癌就是台灣癌症死亡排名第三,尤其又以中老年人、男性居多。國民健康署也透露,大腸癌近年有明顯年輕化趨勢,且平均每年會奪走5000條人命。
    2022/10/21 15:09
  • 新北50歲民眾大腸癌首篩 可獲200元超商禮物

    COVID-19疫情影響,大幅降低民眾參加國民健康署免費4項癌症篩檢意願,新北市針對大腸癌50歲首篩民眾廣發5萬張邀約郵簡,至29區衛生所完成篩檢,可獲新台幣200元超商禮物。
    2022/09/14 15:55
  • 中秋烤肉「1NG行為」恐罹癌 專家教9招:少吃這食物

    每逢中秋假期,台灣家家戶戶都準備烤肉,與親友團聚共度佳節。對此,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在烤肉時千萬要特別留意1個「NG行為」,否則恐產生致癌物質,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並傳授「健康燒烤」9大招供民眾參考。
    2022/09/11 13:00
  • 快設戒菸日!成功機率多2倍 1年可降50%心臟病風險

    中秋團圓、聚會在所難免,千萬別讓身上的菸味破壞氣氛。國民健康署表示,吸菸除了會導致癌症、心臟病、肺病之外,還會增加肺結核、某些眼部疾病和免疫疾病風險,但只要戒菸20分鐘,就可讓心跳和血壓下降,戒菸1年更能降低50%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而有設定戒菸日可提高2倍戒菸成功率,呼籲民眾可以從中秋節開始戒菸。
    2022/09/08 19:23
  • 日增47人罹大腸癌! 掌握飲食「2多2少」原則降風險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大腸癌長達十多年位居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位,2019年1萬7302人罹患大腸癌,平均每天新增47例,國人每13人中就有1人終其一生可能罹患大腸癌,好發於年齡50歲以上的族群。科學實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及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因此國健署針對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補助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2022/09/02 14:08
  • 快找健檢報告!未來10年罹慢性病風險 「這裡」一鍵查

    國人十大死因當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死因與慢性疾病有關,為了及早預防慢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發展出一套適用國人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模型,民眾只需輸入健康檢查報告上的數據,就能預測未來10年內罹患5種主要慢性疾病,像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
    2022/08/31 10:55
  • 別等肺癌第4期才診斷!LDCT已上路 篩檢只要5分鐘

    肺癌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死亡率高低主要與肺癌被診斷出來的期別有關。在臺灣癌症登記資料中,肺癌個案被診斷出來為第4期者,高達50.1%,5年存活率只剩1成,而早期發現肺癌,可降低重度吸菸者20%的肺癌死亡率。這也顯示出提早篩檢,發現癌症的重要性。
    2022/08/23 10:08
  • 2成肝癌由它引起!快筆記護肝4訣竅 養好習慣成關鍵

    根據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約有12萬人,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第10位,而肝癌是主要癌症死因第2位;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這天,國民健康署也提醒護肝的重要性。
    2022/07/29 15:32
  • 地瓜、大蒜冒出綠芽還能吃?國健署分享「保存撇步」防發芽

    許多民眾在購買食材時都會擔心保存問題,如馬鈴薯、地瓜、大蒜等都是容易發芽的食材,那這些食材在發芽後究竟還能不能食用?國民健康署近期就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發文提醒民眾,馬鈴薯、地瓜、大蒜等食材中,僅有馬鈴薯因發芽後含有較多的茄鹼(又稱龍葵鹼)不能吃,另外也加碼分享了這些食材的保存方法。
    2022/07/29 08:29
  • 爸媽崩潰了!「疫」後掀學童近視潮 竟是線上教學惹禍

    近幾年疫情影響,許多學校停止實體課程,採取遠距教學,連帶兒童使用3C產品的時間變長,也讓視力問題成為一大隱憂。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國小一年級學童近視盛行率為17.9%,到了國小六年級卻高達62%,意味著有超過一半的學童未上國中,就已經罹患近視。
    2022/07/22 15:56
  • 醫師教你2步驟看懂乳房攝影報告 「這情況」需切片確認

    藝人朱俐靜、朱芯儀都驚傳罹患乳癌,朱俐靜更在日前不幸過世,國民健康署雖然有提供45歲以上婦女、2年1次的免費乳房攝影篩檢,不過民眾可能因為看不懂報告而擔心焦慮,醫師建議,可以善用「BI-RADS分級」,乳房攝影報告都會顯示,1~3級都可能是良性、追蹤就好,如果是0級或4級以上就要注意,可能需要進一步切片。
    2022/07/19 16:14
  • 高溫炎熱!出現這五種症狀...提高警覺! 醫師:「熱傷害」找上你...病重恐致死

    全球氣候暖化,台灣平均氣溫升高,熱傷害案例跟著攀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2020年有2763人次曾因熱傷害而就診,回顧2011年時為1487人次,10年間成長85.8%。其實熱傷害泛指人體因體內熱累積導致的各種身體損傷,包括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熱昏厥等。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
    2022/07/18 22:49
  • 糖尿病只服降血糖藥?胰島素迷思大解惑 醫揭控制3妙招

    糖尿病是國人位居10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友,且每年以2萬5000人的速度持續增加。血糖控制是糖友必修課題,但不少病人只願意口服降血糖藥,對胰島素有很多迷思和誤解。
    2022/07/10 11:33
  • 國人2號殺手!心臟病有對策 「3心2疫」降心血管風險

    依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出爐110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超過2萬人死亡,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而又有民眾因為擔心新冠肺炎染疫風險,減少至醫療院所或中斷治療,國民健康署建議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透過5招平安度過疫情。
    2022/07/04 15:1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