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黎仿軒食物中毒黎明詩吳俊宏雷雨河粉陽帆寶林糾紛皇池
  • 搜尋:

    國衛院 結果共210筆

  • 騎車停紅綠燈睡著或常嗜睡 因「這疾病」恐致腦中風、心臟衰竭

    提到睡眠呼吸中止症,很多人常會聯想到就是會打呼、嗜睡等等,但在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超過60歲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是以失眠、無症狀來表現,也因為這樣的症狀,不容易及時確診,所以年長者個案很容易被忽略,延誤治療時機,增加失智症、認知功能退化風險,而其實不論年紀、高矮胖瘦,都有可能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大家要多注意自己有沒有相關症狀,因為如果不治療,可能會發生高血壓、腦中風、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等等。
    2024/03/15 22:56
  • 「癌王」胰臟癌難治!國衛院新發現 抑制基因突變癌細胞

    胰臟癌有沈默癌王之稱,腫瘤發生初期幾乎無症狀,所以發現時通常已是晚期,惡化速度很快,也是目前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現有胰臟癌治療,除了手術外,還有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及免疫治療等,但治療成效仍有限;而國衛院和高雄要大學團隊合作研究帶有RNF43基因突變的胰臟癌細胞,首度找出B-RAF為新的RNF43泛素化標靶蛋白,發現併用MEK抑制劑與WNT抑制劑能有效抑制胰臟癌細胞生長,期望此研究成果能作為未來胰臟癌治療上的參考,對於個人化精準醫療提供更大的助益。
    2024/03/04 11:45
  • 年長者出現「這幾種」 症狀警覺性不高罹患失智症風險高!

    國衛院研究指出,有高達16.3%,50歲以上的國人罹患憂鬱症,但其中超過7成的病友並沒有接受精神醫療的協助,憂鬱症是指低落的情緒持續太久,導致日常生活功能受到影響,醫師指出老年憂鬱症的致病機轉,其實有很多很多的原因,譬如基因遺傳,腦部組織異常,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過去創傷的生活經驗、再加上近期重大的生活事件,譬如說喪親退休、經濟因素等等社會壓力,多面向的生理、心理還有社會因素,彼此互相影響而導致憂鬱症!
    2024/02/01 22:58
  • 研究證實!蚊子可「共用針頭」機械性傳染 造成登革熱大流行

    國內登革熱疫情下降,不過在今年夏天,登革熱肆虐全台,各縣市都有案例出現,尤其台南甚至成為重災區。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原本認為登革熱傳播需要至少8天,但現在登革熱恐怕可以透過類似「共用針頭」的傳染模式,造成疫情大流行。
    2023/12/18 10:43
  • 心血管疾病增失智風險 研究:多閱讀可提升認知儲備

    國衛院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會提高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但教育程度高的長輩,即使心臟功能不佳,也較不易發生認知功能衰退,可養成學習及閱讀習慣提升認知儲備,對抗失智。
    2023/11/17 17:00
  • 類固醇是孕婦仙丹?寶寶染重症染恐增 敗血症風險增1.52倍

    類固醇因為被發現在自體免疫疾病有驚奇療效被俗稱為「美國仙丹」,是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一種藥物,甚至過去研究證實有早產跡象的孕婦施打類固醇以加速胎兒肺部成熟,可以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死亡率,但其實現在並不清楚孕婦產前施打類固醇對子女的影響。國衛院研究發現,如果在孕期施打類固醇會增加其子女出生第一年內發生需住院嚴重感染的風險,像是敗血症、肺炎、急性腸胃炎風險都變高。
    2023/11/06 13:06
  • 「癌王」治療新曙光!國衛院研發胰腺癌抗體 拚臨床試驗

    胰臟癌有「癌王」之稱,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診斷時多為晚期,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發治療胰腺癌纖維化及惡病質的抗體,對非腫瘤細胞不具毒性,期盼透過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療效。
    2023/06/26 14:47
  • 國衛院科普嘉年華 帶民眾用微觀角度看世界

    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天在苗栗縣舉辦科普嘉年華活動,以「小小微粒與人類的大大關係」為主題,手製教具傳遞科學知識,帶領民眾用微觀的角度來看世界,吸引千人參加。
    2023/06/17 19:15
  • 腦中風治療新曙光! 國衛院:中藥複方可有效治缺血性中風

    腦中風、腦血管疾病長年盤據我國十大死因前段班,是一種常見神經退化的疾病,其中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患者的比例佔了腦中風病患的一半以上。目前主要且唯一為FDA核准的治療藥物是使用血栓溶解劑(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但治療模式以及時間仍有許多限制。現在國衛院和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團隊研究,發現中藥複方PM012可以明顯減少腦梗塞面積,有望應用於腦中風患者治療。
    2023/05/22 10:26
  • 抗癌新幫手!紅血球微囊奈米當載體 有效縮小腫瘤體積

    奈米科技與生物醫學的結合,在生活中已有許多應用,例如易於讓皮膚吸收的保養品、具有消毒抗菌功能的清潔用品等,而其中奈米粒子作為載體,用在基因傳遞、藥物傳輸等更是研究熱點。國衛院研究團隊,以人體血液中的紅血球,開發出紅血球微囊(RDVs)作為奈米載體新技術,不只安全性高,也因為高生物相容性,在體內可以維持更長時間。
    2023/03/06 11:16
  • 酸性體質易致癌? 國衛院揭秘:癌細胞不怕酸、可增生

    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多年,而坊間經常流傳「酸性體質容易致癌」的觀念,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癌細胞酸性微環境壓力下得以生長增殖,進而演繹成為更具侵襲轉移能力的惡化致命狀態。但國衛院強調,切勿和「酸性體質」混為一談,因為人體酸鹼值在正常生理狀態下,波動幅度極小,如果血液酸鹼度失去恆定,恐怕是身體出了嚴重問題。
    2022/12/20 11:52
  • 酸性體質易罹癌?國衛院研究發現「癌細胞可逆性機轉」

    酸性體質容易罹癌?要多吃鹼性食物,喝鹼性水才能改變體質,成功抗癌?對此,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當癌細胞長期處於酸化微環境壓力中,能發展出一套極為獨特而緩慢的可逆性適應機轉,並在酸性微環境壓力下生長增殖,進而成為更具侵襲轉移能力的惡化致命狀態,但這也只侷限在腫瘤周邊極微小範圍而已,民眾絕對不要將此與「酸性體質容易致癌」混為一談,尤其人體絕無所謂的酸性或鹼性體質之分。
    2022/12/19 21:57
  • 26歲像50歲?國衛院證實 無論劑量多寡吸毒加速老化

    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是台灣目前被使用最多的非法成癮物質,屬於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第二級毒品。但是吸毒有礙身心健康,長期使用也有負面影響,國衛院和北市聯醫團隊近期研究證實,使用安非他命會導致生理性提早老化,且無論劑量多寡,用越久細胞老化越快,也就是俗稱的「吸毒變大嬸」甚至「26歲老得像50歲」。
    2022/11/08 09:41
  • 糖尿病患者逾3成不知自己罹病 23年後盛行率恐達17%

    根據國健署調查,國內20歲以上的醣釀病人自知率為6成6,這也代表有3成以上的民眾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由於糖尿病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多數人常等到出現多吃、多喝、多尿或體重減輕時,才發現自己有糖尿病。目前國內糖尿病盛行率為11%,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根據國衛院模型推估,2045年國內糖尿病盛行率將達到17%。
    2022/11/05 10:04
  • 用顯影劑增失智風險掀恐慌!放射醫學會急發聲明籲:勿因噎廢食

    國衛院與台中榮總的研究首度發現放射檢查的顯影劑與失智症有關聯性,10年內用顯影劑的民眾,罹患血管性失智症風險為未暴露者的4.66倍,此發各界關注;放射線醫學會也緊急發布5點聲明回應,強調對比劑進行影像檢查為現代臨床醫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缺乏影像檢查將延誤診斷、導致無可彌補的傷害,呼籲國人勿因噎廢食拒絕影像檢查。
    2022/11/02 12:49
  • 顯影劑提高失智風險!「這保護」必做 2種藥檢查前少用

    顯影劑可能損害腎臟,還可能提高失智風險!台中榮總與國衛院研究發現,10年內有使用過顯影劑的民眾,將來罹患血管型失智症風險,比未暴露者高出3.66倍。醫師提醒,該做的檢查還是要做,不能因為怕風險而不做,但檢查前可多喝水或打點滴,避免身體缺水,降低對腦部的傷害。
    2022/11/02 10:45
  • 顯影劑恐傷腦 國衛院:患血管性失智症風險增3.66倍

    國衛院與台中榮總合作的最新研究,透過健保資料庫,首度發現放射檢查的顯影劑與失智症有關聯性,曾經暴露顯影劑的民眾,未來罹患血管性失智症風險高出未暴露者3.66倍。
    2022/11/02 08:11
  • 孕婦「這孕期」用安眠藥最多 憂鬱、焦慮症用藥劑量逐年攀

    不少孕媽在懷孕過程中因為賀爾蒙的改變,加上睡眠姿勢不同等狀況,使得睡眠品質下降,因此不少人會使用處方鎮靜安眠藥。不過國衛院發現,產婦和照顧產婦的各科醫師,對於使用鎮定安眠藥都相當謹慎,近14年處方率從4.1%逐年降低到2.9%,但是達到處方劑量的比例逐年從0.1%升高到0.4%,已經和台灣常見的精神障礙(即憂鬱症和焦慮症)診斷比例增幅相符。
    2022/11/01 09:30
  •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罹癌!?美國國衛院證實 關鍵是「這因素」

    男性罹癌風險比女性高,這個問題最近引起許多人高度關注,其實在生活、飲食、吸菸或職業等特性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長期飲食等健康記錄,有近30萬名參與者的癌症研究之後,有更明確的證據顯示,男性比女性更易得癌症,主要和生物學上的差異,也就是生理、免疫反應和遺傳都有極大的相關。
    2022/10/20 23:05
  • 免疫療法好消息!國衛院攜中研院 開發廣效癌症候選新藥

    癌症盤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40年,國人罹癌率逐年攀升,近年來針對正常細胞與癌細胞內外免疫機制的研究越來越清晰,利用調整腫瘤微環境強化免疫系統進而消滅癌細胞的免疫療法,是目前治療癌症更有針對性且有效的新興療法。國衛院與中研院共同組成新藥研發團隊,開發新型強效口服用的小分子isoQC抑制劑,可以增強巨噬細胞對癌細胞的吞噬作用進而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
    2022/09/26 11:34
  • 中高齡憂鬱症患者逾7成未就醫! 醫曝「5種人」最危險

    國人中高齡憂鬱症患者就醫率偏低!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中高齡憂鬱症患者僅27%就醫,最終只有11%得到有效治療。醫師提醒,憂鬱症不治療會增加死亡率,衰弱症風險更增加2.9倍。
    2022/09/12 14:42
  • 維生素D吃太多易失智?查核中心:不能推論為因果關係

    國衛院8月29日公布最新研究發現,年長者如每年服用活性維生素D3超過146天,其日後發生失智症風險是未服用者的1.8倍,讓不少民眾擔憂,台灣事實查核中心5日發出事實釐清報告,發現研究內容為動物實驗,並非人體臨床實驗結果,且研究所稱的為「活性維生素D3」,民眾一般使用的維他命D是「非活性維生素」。
    2022/09/05 21:58
  • 活性維生素D恐增失智1.8倍 醫:保健品「非活性」

    用來補充鈣質的維生素D,國衛院最新研究竟然發現,長者如果長期服用,會增加失智風險1.8倍,失智患者的死亡風險則多2.17倍,但外科醫師江坤俊替大家解惑,國衛院所研究的是「活性維生素D」,跟一般民眾服用的保健品「非活性維生素D」兩者並不同,民眾不用過度緊張,但也得注意別過量,以免對肝腎代謝造成負擔。
    2022/08/30 14:39
  • 長者維生素D吃多易失智!名醫2點解答 確認「這3字」再吃

    國衛院昨(29)日公布最新研究發現,年長者如每年服用活性維生素D3超過146天,其日後發生失智症風險是未服用者的1.8倍,讓不少民眾擔憂,對此,而外科名醫江坤俊表示,維他命D和其它維生素一樣都是不能缺乏的,但民眾要補充的是非活性的維他命D,不是活性的。
    2022/08/30 10:44
  • 國衛院最新研究!維生素D吃太多竟容易失智 這2類人風險最高

    不少人喜歡吃維生素D,盼能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但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小鼠補充維生素D反而加劇大腦病變和智能退化;只要一年吃活性維生素D超過146天、即每周超過3天,符合高劑量條件,反而恐加劇失智症,若失智症患者每年服用維生素D3超過146天,死亡風險是未服用者的2.17倍;但研究團隊也強調,維生素D對小孩及年輕人仍是絕對的正向,可幫助發育及骨質。
    2022/08/29 13:3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