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宜蘭南澳強震不斷 「沖繩海床擴張」造成


發佈時間:2016/05/12 22:08
最後更新時間:2016/06/29 07:28

宜蘭今天地震不斷,氣象局表示,這是因為沖繩海床擴張所造成的,所謂的海床擴張是起源於1960年代的學說,因為熔化的岩石從地球內部冒出,之後在海床形成一層新的地殼,新生成的地殼擠壓原有的板塊形成的地質活動,是這次宜蘭發生地震的主因。

宜蘭南澳強震規模5.8,地牛翻身將近100秒。

學校老師:「小朋友兩個兩個牽好,不要怕,護住你的頭。」

從宜蘭到雙北都能感受強烈搖晃,這起地震震央距離龜山島16公里,深度只有17.5公里,上次同個震央發生規模5以上地震已經是11年前的事。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簡任技正張建興:「因為重力牽引的關係,容易造成淺部地形出現塌陷運動,重力會拉,把它拉塌陷,形成槽的地形。」

氣象局分析,菲律賓板塊推擠歐亞大陸板塊,產生隱沒作用,導致上方的地層陷落,簡單說就是海床擴張型地震。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簡任技正張建興:「這個地震是屬於海床擴張的地震,沖繩海槽擴張的地震。」

海床擴張是在1960年代,由哈利賀斯所提出的學說。

專家:「哈瑞發現海床正在擴張,他的結論是,熔化的岩石從地球內部冒出,之後在海床形成一層新的地殼。」

科學家的話或許有點難懂,外國的小學是用這部卡通來解釋海底擴張學說。

卡通配音:「噢!那是什麼東西。」

當地震發生,我們跟著主角潛入海底,找地震的原因。

卡通配音:「從地殼冒出的融化岩漿會在全球板塊間流動,當滾燙岩漿在海水中逐漸降溫,它會持續擴張 將板塊推向兩邊,美洲大陸向西邊移動,歐亞大陸和非洲向東邊移動。」

原來地球在46億年前生成之後,從一團火球慢慢冷卻,當時就已經出現板塊。

NHK記者:「在板塊沉入的同時,地函的底部出現高溫的紅色物體,就像被落下的板塊硬擠出去般,帶著高熱的地函物質持續上升,這樣充滿動力的循環,在40億年的時間裡,持續推動板塊位移。」

海床隨著地函物質不斷擴張,連帶推動形成地球的12個板塊持續移動,這樣的地質活動通常出現在海底,但在冰島卻能從陸地看見證據。

NHK記者:「以這裡為界,兩個板塊朝東西方向,以每年數公分的速度位移。」

不斷噴出的地函物質也改變著板塊的質量,從太平洋板塊的橫切面來看,越靠近中洋脊的地方越薄,越靠近日本群島的地方越厚,這是因為不斷產出的地函物質,在太平洋板塊的西邊堆積,最後沉入日本群島下方。

板塊專家:「太平洋板塊朝日本群島下方沉入,成為帶動板塊整體位移的動力,哈瑞深信如果新的地殼在某個地方出現了,那在另一個地方,地殼鐵定是被消耗殆盡或回收了。」

海床會因為地函物質而擴張,卻也因為板塊推擠而縮減,一次次的地震都在反應著地球內部的活動。

圖/TVBS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0,000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獨家名人娛樂◢

👉藍心湄:單身是選擇 學會4件事活出精采

👉蔡依林、孔劉等男神、女神單身霸氣金句

👉少女心噴發!此生必看「甜寵劇」片單


#地震#海床#板塊擠壓#地殼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83

0.0324

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