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南北緯生成範圍多一倍 專家:暖化強颱多


發佈時間:2015/07/13 21:10
最後更新時間:2016/07/05 05:31

上禮拜在太平洋一口氣生成3個颱風,根據CNN氣象主播的說法,這是20年來首次出現的情況,其中昌鴻與南卡都是強颱,專家認為,隨著地球暖化現象,出現強颱機率也越來越高。因為海水溫度上升提供能量更多,加上颱風生成範圍受到聖嬰現象影響,越來越往中太平洋走,有足夠時間累積水氣,甚至比起過去颱風在南北緯生成範圍,已經多了一倍。

天氣有多熱,下午時分路邊停車,引擎蓋快被太陽曬成烤肉盤,遠方汽機車因為光線折射,看起來搖搖晃晃,台北熱島效應,光6月份有19天氣溫飆升35度以上創歷史紀錄,但碰上全球暖化,台灣所有人都得面臨氣候挑戰。

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我們常常會看到我們過去沒有看到的,我們會經歷過去沒有經歷的這種經驗,它的掌握確實現在會稍微困難一點。」

文化大學大氣系主任曾鴻陽:「就是因為暖化能量增加了,颱風需要能量,這些能量怎麼去分配,到最後我們覺得說,這些颱風變成大者恆大。」

2013年強烈颱風海燕,台灣幸運躲過一劫,但是菲律賓災情慘重,中研院地球研究員認為像這樣,越來越多颱風從太平洋東部慢慢往西走、吸收水氣,暖化影響海洋溫度,以後颱風出現範圍可能越來越極端。

文化大學大氣系主任曾鴻陽:「那就往東南移的時候,當颱風生成的時候,它要到達到陸地的時候,它在海上的時間就會增加,我們台灣或者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其實都是一個很麻煩的,因為它(颱風)多因為它分布廣,所以它有時候距離,我們陸地會非常非常的近,以今年來說像蓮花就是一個例子,它剛好就在菲律賓東方一下就形成了。」

汪中和分析,原本地球上颱風生成範圍在南北緯5度-15度之間,暖化效應影響,未來颱風出現距離可能再多一倍,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暖化雖然會讓颱風變強範圍不同,但是跟「數量」沒關係,真正要討論氣候變遷,應該聚焦在聖嬰現象。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確實聖嬰年颱風生成數,稍微有一點點偏高的局勢,準週期性大概2到7年,那我們一般不用暖化這個名詞。」

文化大學大氣系主任曾鴻陽:「中太平洋上面變成是一個最大海溫的一個區域,所以大多數它變成提供一個颱風生成最有利的條件,所以颱風就很容易在中太平洋這個地方發生。」

溫度上升讓颱風「出生」的條件多了有利因素,2013年西太平洋31個颱風,比起平均還高,雖然去年略為下降,但2015可能落在28-32個之間,儘管只是短暫平均,但極端氣候影響證據已經逐漸累積。

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當這個海水溫度增加的時候,它(颱風生成)這個條件,其實已經變得越來越好,只要大氣條件還是維持一樣,實際上它的數目就會增加,每一個月都超過過去的平均值,所以我們看起來今年大概又會是一個數量非常多的一年。」

什麼時候有颱風出現,人類目前無法影響還只能做觀察,眼前能做的,或許只有讓暖化情況穩定下來。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 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萬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颱風#全球暖化#聖嬰現象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22

0.0420

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