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當掌聲響起】本土化走不出去? 國片回溫十字路

記者 丁學民 / 攝影 盧宏昌 報導
發佈時間:2013/03/30 10:25
最後更新時間:2013/03/30 10:25

本土題材的大尾鱸鰻從賀歲檔期一路夯到現在,累計票房已經超過台幣4.2億,這樣的好成績名列台灣影史上的第三名,回顧這幾年的賀歲檔期,像大尾鱸鰻這樣的本土題材電影,都有破億的好成績,闖蕩大陸影壇成績亮眼的台灣導演陳國富提出憂慮,點出「向本土品味靠攏的商品,意味著回收完全要靠本土市場,台灣電影的尺寸也就決定了,但永遠就不會有少年PI出現」,批評台灣電影的本土風潮雖然票房成功,但是眼光短淺,這樣的觀點在電影圈引發論戰,電影的本土化究竟是利是弊?國片終於復甦,站穩市場之後該怎麼走下一步?台灣電影正走到十字路口。

◎台式幽默 大破票房

大尾鱸鰻片段:「大哥,沒筊,你看還有什麼人能接?還是沒筊,擲了50幾次還是沒筊,大哥。」

2013過年檔期,本土題材的「大尾鱸鰻」打敗同期上檔的所有台片、洋片,衝出破億票房。大尾鱸鰻片段:「2個禮拜後來牽車,我是大哥你知道吧。」

大尾鱸鰻2月1日週五上映,3天後全台票房統計就已經達到6千萬,過年期間人氣更是銳不可擋,大年初八票房累計已經破3億,中南部戲院出現好久不見的盛況,民眾扶老攜幼進戲院看電影。民眾:「來看豬哥亮。」記者:「衝著他來看?」民眾:「對,有豬哥亮講笑話。」

電影主要的號召,就是如同豬哥亮歌廳秀的本土魅力,口碑蔓延,台灣粉絲持續買票進戲院,全台票房累積超過4億2千萬,登上台灣影史賣座前三名。

◎國片回溫 本土當道

回顧近年來的國片市場,從2008年「海角七號」創下5億3千萬票房開始,國片票房一反過去的低迷,進口的好萊塢電影不再獨占鼇頭,觀眾開始掏錢進戲院看國片,連續幾年的過年檔期幾乎都有億萬票房出現,包辦賀歲檔期冠軍,像是2010年的艋舺。艋舺片段:「這裡就是廟口,我們的地盤。」

2011年的雞排英雄。雞排英雄片段:「有美食導覽服務,還有各種多樣化的選擇。」

2012年的陣頭。陣頭片段:「為什麼要用你的方式才是陣頭,你不懂我們在做什麼,你不懂我們在做什麼啦你。」

加上2013年的大尾鱸鰻,已經連4年在過年檔期出現破億國片,他們的共同特色就是「本土」。

◎親切台味 觀眾認同

李烈:「坦白說,台灣電影已經冷鍋冷灶了10幾年的時間了,那當觀眾要再度回到自己這個市場的時候,他們一定是會選擇他們比較認同的、他們熟悉的東西,所以所謂的台灣味的或是比較鄉土性的東西,一定是容易受到觀眾的接受跟認同。」

葉天倫:「如果是要以這樣子來分的話,我反而比較看的是商業電影走的路線,開始有一批,不管是製片人或者是導演們,開始知道說怎麼樣在久違了市場之後,電影重新回頭來走商業的路線,走觀眾的路線。」

◎票房破億 觀眾回籠

國片不再以曲高和寡的藝術電影為主,重新走回商業電影路線,不可諱言,「海角七號」的大賣喚醒許多電影導演的熱血,電影人在「海角七號」中看到未來曙光。

台藝大電影系主任廖金鳳:「台灣電影的票房,在整個市場來說,海角七號之後很明顯的(國片票房)比率佔的越多了,就是我們的一個俗話,真的是把餅做大,把餅做大想也知道,那就是更多人有機會,更多人願意投資電影,更多年輕一輩的人願意拍電影,因為有那個可能性在裡面。」

◎檔期+卡司 推估票房

人親土親的本土題材廣受青睞,雖然沒有好萊塢電影大場面的聲光效果,但貼近庶民生活的故事情節,對台灣觀眾來說很容易看懂,很容易隨著電影情節一起哭、一起笑,其實這一切都經過導演和片商,循著過去票房狀況做過精密計算。

葉天倫:「我們在拍攝之前劇本的階段,就讓戲院端的進來一些意見,他們美國(片商)就有一套比較科學的統計上的一個算法,就是說這樣的片子、這樣的卡司、這樣的檔期,他們都會有三層的票房預估,就是說最高票房預估多少?最低票房預估多少?以及一個中間值,我記得沒錯的話,我們雞排有達到了當時我們預估的最高票房,再多一些。」

雞排英雄片段:「這個女孩子看起來雖然恰北北,但次還蠻可愛,不知道會喜歡我這種土台客嗎?」

陣頭片段:「沒辦法跳啦,一直打、一直打,只會打鼓有什麼用,乾脆解散啊,你真的只能稱3分鐘嗎?」

片商的獲利公式不一定次次奏效,不過近年本土題材的電影確實在票房表現上成績亮眼,也因此電影圈出現了另一股憂慮聲浪。

◎本土國際 走向爭議

台灣導演陳國富闖蕩大陸影壇10多年,拍過徵婚啟事、雙瞳、風聲等賣座電影,而且不走台灣本土題材路線,在接受雜誌專訪時表示「向本土品味靠攏的商品,意味回收完全要靠本土市場,台灣電影的尺寸也就決定了」,還說「看準某些檔期,中南部的觀眾可以HIGH某種電影,我就餵你們這種片,這是OK的,但永遠就不會有少年PI出現」,這樣的論點引發廣泛討論。

大尾鱸鰻導演邱瓈寬:「我覺得他(陳國富)有些觀點也是滿好的,其實他講了一些電影工業產業一些理論,說實在也是對的。」

經過衰敗,台灣電影的重生是要顧好本土市場,從最熟悉而且有把握的題材出發,或者是把眼光放遠,瞄準大陸與全球華人,正是此刻電影界的焦點。

◎贏回觀眾 國片再起

李烈:「每一個電影,你在開始籌備製作之前,其實大家都應該要規劃好那個市場的定位,我覺得只要你規劃好了市場定位,你到時候到底是要走出去不要走出去,他其實就是一個商業模式,我們一定要先把觀眾找回來,因為台灣的觀眾過去是不看台灣電影的,那這幾年來,很多觀眾他們已經養成了願意看台灣電影的心情,那這個東西對我來講是比較重要的。」

莫望天邊彩虹而嘆息,且看腳下玫瑰正芬芳,好不容易蓬勃起來的台灣電影,會不會只專注於鄉土題材走不出國際?只能留在台灣?在本土市場大獲成功的導演葉天倫,認為兩者並不絕對衝突。

葉天倫:「那其實這個部份,我們當時也是因為我鎖定台灣票房的關係,所以台灣票房不錯,其實才有機會到中國大陸去,我其實原本根本沒有打算進中國的,後來可能就是因為破億了吧,所以市場上有一些聲音出去,那中國那邊就有片商接洽,後來我們就變成ECFA第一部進大陸的片子,我也覺得說OK啊,因為那本來就不在我的預期之內。」

只是充滿台灣味的雞排英雄,在台灣票房亮眼,卻無法在對岸大陸獲得共鳴。

葉天倫:「我覺得野心也不要太大,哇,兩岸三地通通都要能夠大賣,這樣的片子真的很少,所以說(下一部片),我還是以台灣票房為主要回收,可是我可能會再想大一點點,我可能有一點準備,也許如果我的題材,十之八九是台語,我必須還是會配一個國語的版本,如果到時候能到中國去上映的話,他有一個可調整性。」

◎品質創意 才是核心

題材固然決定了電影的市場重心,但也有資深的影視工作者,提出更重要的核心,就是品質與創意。李烈:「不要急嘛,台灣電影市場好起來也不過這2、3年的事情,你期待一個冷了10幾年的市場,在2、3年之內就全部每一件事情都能夠達到,並且符合每一個人的要求嗎?對我來說什麼類型都不重要,你即便在未來2年大家都拍台灣鄉土劇,我也不在意,可是我覺得很重要的是,品質一定要顧好,品質跟你的創造力,你的那個創作的東西才是電影跟其他的類似產品不一樣的地方。」

◎累積經驗 拉高視野

反映台灣人情感的本土題材創造電影票房,形成國片起飛的榮景,大尾鱸鰻破4億票房,相對於李安「少年PI」的深度與質感,引發論戰,想讓台灣作品形成更具規模的電影工業,需要更多元的題材,光靠內需市場難以做大,如何在本土站穩之後,走向海外華人市場甚至國際,對於台灣這個剛回溫的電影市場,還需更多的經驗累積與更高的視野。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 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萬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國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12

0.0503

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