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自行車事故年逼近萬 來自這三項壞習慣

記者 李頂立 / 攝影 何佳陽 羅士朋 報導
發佈時間:2019/09/09 23:23
最後更新時間:2019/09/09 23:30
圖/TVBS
圖/TVBS

隨著運動意識抬頭,共享單車興起,許多民眾習慣將自行車當成休閒、代步工具,但看似環保且安全的鐵馬,其實事故量也逐年成長,短短8年間增加了4245件,共造成866人喪生,追根究柢,部分騎士未依規定讓車、轉彎不當、無視交通號誌就是肇事主因。

圖/TVBS

 
自行車騎士協會理事舒昌威:「勾的這個耳帶這地方,下去之後,前方的長度控制高低。」

戴上安全帽,整裝出發,擁有近30年自行車與賽事資歷的舒大哥,雖然近年來實際上路的機會變少了,但趁著工作閒暇,還是騎上兩輪鐵馬、伸展筋骨。而在騎乘途中,舒大哥也不忘趁機跟我們來場安全宣導。

自行車騎士協會理事舒昌威:「你兩手一起煞的好處是什麼,就是你才不會容易打滑或失控,而且兩手一起煞你有力道,其實這個越抓越緊的過程中就有ABS的作用。」

 
因為道路上,可能面對大車小車夾擊以及複雜的道路狀況,以他的經驗來說,要減少事故發生,正確的騎乘觀念可不能馬虎。

自行車騎士協會理事舒昌威:「騎自行車第一個觀念是,你的前後注意力,前面是30%後面是70%,你現在到一個路口,要直行或轉彎,你聽到後面有轟轟的聲音時,請你減速,然後你就要左右看兩旁甚至看後方,自行車對後方的注意力很重要,因為大部分威脅都來自後方。」

圖/TVBS

近年自行車運動風行,租還容易的共享單車更推升這股風潮,交通部調查台灣12歲以上,每周騎乘自行車人口共計511萬人,家戶自行車更多達1075萬輛。但單車族變多,事故也隨之爆增。交通部道安委員會統計,2011年造成死傷的自行車事故有5219件,但2018年就提高到9464件,8年成長高達81%,共計有866人因此喪生。

北市交通大隊事故處理組組長林洸賢:「自行車事故裡面最主要的年齡層是6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那因為高齡長者本身的體力、身體狀況也比較禁不起事故的撞擊,所以萬一發生交通事故可能很容易導致嚴重的死傷結果。」

記者李頂立:「自行車也是屬於車輛的一種,因此在上路時也必須要遵守規則,包含斑馬線、騎樓甚至是人行道的紅磚上,原則上都屬於行人,自行車就只能用牽的來做移動,除非我們現在是來到自行車的專用道,才可以安心的往前騎乘。」

部分騎士不把自行車當車,逆向、闖紅燈和行人搶道樣樣來,往往成為第一責任肇事車,以事故原因來看前三名分別就是,未依規定讓車、轉彎不當,以及違反標誌及號誌。

北市交通大隊事故處理組組長林洸賢:「闖紅燈、逆向行駛等都是我們取締腳踏車違規較多的項目,那我們取締的方式在路上就是個不定時不定點的,如果在巡邏的過程發現腳踏車闖紅燈出來,我們就會上前對它攔查。
 

圖/TVBS

警方加強執法,騎自行車時使用手機,騎電動自行車未戴安全帽,甚至酒駕自行車拒測都會受罰。除了執法外,人車分道或是人車共道等市區自行車硬體,也應該建置完善。

北市交通局交安科科長彭志文:「整個(北市)自行車人車分道建置到86公里多,主要的幹道也好次要幹道也好,人行道的空間可以足夠設置人車共道或是人車分道的狀況下,我們會去做一個騎乘空間的規劃。」

尤其調查哪些是,單車通勤及休閒熱點,針對性的補足改善,就是當務之急,但更重要的還是在騎士本身不和行人搶道,遵守號誌規則,保障自己同時保障其他用路人安全。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好眠對策全攻略◢

👉2招「睡前慢運動」快速入眠遠離肥胖

👉想要倒頭就睡、身心放鬆就吃這3水果

👉蓋厚棉被比較好睡覺?研究顯示是真的


#自行車#安全宣導#交通局#號誌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55

0.0698

0.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