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機器人防摔倒、床墊監測健康 直擊智慧長照新生活

記者 李頂立 / 攝影 廖廣賓 報導
發佈時間:2020/09/14 09:42
最後更新時間:2020/09/14 09:42

今年,台灣人口正式進入負成長,2025年將提前邁入超高齡社會,到時候每五個人就有一人超過65歲,醫療照護體系都將面臨醫病比不足、資源分配不均的挑戰。目前民間業者和研究單位積極研發,要靠新科技協助照護轉型,未來不需要照護人員隨行、也不需要穿戴特別裝置,從起居到外出都有AI默默監控你的身體健康。

圖/TVBS

 
新竹榮家住民周張秀蘭:「忘不了,忘不了。」

隨口都是老歌、老情懷,周張秀蘭奶奶已經高齡96歲,但記性差了,不同歌的歌詞老兜在一塊。

新竹榮家住民vs.照護人員:「小城來做客,好聽好聽。」

 
不只坐著唱、躺著也唱,雖然愛唱歌的熱情不減,但年紀大身體機能退化,再加上心血管疾病,不管是起居上下床,都還是需要專人特別打理,在新竹榮家有同樣需求的長輩還不少。

記者李頂立:「新竹榮民之家目前有444位住民,當中七成以上都已經超過80歲,而有一些長輩當然有慢性疾病或是開過刀,必須要特別來關心來照顧,但護理人力畢竟是有限的,除了更積極的巡房之外,其實在護理站這邊,可以看到有個法寶,包含這些長者在床上的狀況都顯示在上頭。」

滙嘉總經理特助許志伊:「每一個人他所謂的深睡淺睡,呼吸過快過慢,都可以從這個系統馬上一目了然,你把它點進去,每一個人點進去,他就有他所謂的呼吸狀態。」

您可能好奇,這些數據到底怎麼來的,我們跟著護理人員來到床邊,只見他們在枕頭下,放入一層薄墊,這個薄墊內建光纖感測技術,只要人在床上,就能連續性監測生理變化,每四秒更新即時傳送給遠端電腦,就算夜間護理人員不到場,也能自動巡房。

圖/TVBS

新竹榮民之家主任陳桂美:「一旦有(異常)的話,我們都可以直接跟我們自己的新竹分院做連線,照顧上面能夠更快的,更迅速的去抓到住民的一些需求,也減緩我們照顧人力上面的負荷。」

引進非侵入式監測技術,協助照護轉型,新竹榮民之家腳步很快,畢竟台灣高齡化速度加劇,根據國發會最新報告,台灣人口已提前進入負成長,將提早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人口占比超過20%,人口年齡中位數也持續攀升,2016年已超過40歲,2020年預估為42.7歲,到2034年約有一半人口都超過50歲。

圖/TVBS

 
記者李頂立:「著台灣人口越來越高齡化,未來的智慧長照應該是什麼樣貌呢?工研院就直接打造了一個關於未來生活的場景,像我現在獨自一人在家中,旁邊就可以看到有個機器人陪伴我,而且呢我在家裡走動,你會發現鏡頭就自己轉過來了,還跟著我移動跟著我前進,包含我在家中做什麼,我在家裡所有的樣態,它都會紀錄下來,回傳給遠端親友。」

自動跟隨,隨時紀錄獨居長者在家的狀況,就算有人突然跌倒,機器人偵測到,馬上撥打視訊電話,親友可以直接遠端操控靠近察看。

工研院資通所經理陳瑞文:「鏡頭的感測,還有深度資訊的感測跟我們的聲音的感測,我們希望透過,不要穿戴任何的感測裝置,去分析長者四個好,就是身體好吃得好,睡得好跟情緒好。」

不靠穿戴式裝置以非接觸方式量測,將是未來趨勢,像是這個看似一般的輪椅,從坐上開始監測也悄悄啟動。

技術人員:「這個裝置裡面,有一個雷達發射器跟接受器。」

 
圖/TVBS

運用低功率雷達,偵測人體表面微小晃動,心跳與呼吸數值變化都反應在螢幕上,方便觀察就診前後、服藥前後心律變化。除了輪椅之外,也能整合到居家座椅上。

工研院量測中心經理楊富程:「比如說某些人心跳是比較快的,他可能是定義(過快)成90下,那有些人心跳是比較慢的,他可能定義是80下,所以我們的系統是可以因應不同的人去做調整。」

智慧量測無處不在,另外這個紅地毯,只要有人走過,從速度、步伐大小、姿態甚至駝背的角度多少都能分析,判斷是否出現衰老,或是有神經骨骼病變。

工研院材化所經理李杉州:「我們把這套系統定位成是一個早篩系統,我們希望長輩在日常生活當中,他的一些肌力變化也好,我們可以趕快把他找出來,如果他真的有一點老化或衰退的傾向,我們可以介入到後面的體適能,讓他盡量從亞健康回復到健康。」

將這個設備擺在家裡或長照據點裡的必經道路,就能收集每個人的步態資訊,而且當數據夠多,也能當成不同年齡者的健康研究參考,打造這個AI照護驗證場域,工研院號召20多家長照上中下游業者,成立智慧長照產業鏈,目標是讓創新的照護服務模式能輸出國內外。

圖/TVBS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我們長照大聯盟,就是透過工研院的研發加上業界已經成熟的,或者正在研發的,把大家整合在一起提供出比較完整的方案,讓後端使用會更方便。」

勤業眾信生醫產業負責人虞成全:「一些偵測性的裝置,然後把相關的數據再結合一些所謂的醫療物聯網和一些相關的AI技術分析演算,同時這個東西可以反饋給我們的病人,也可以把相關醫療訊息再傳遞給主治醫師。」

記者李頂立:「新科技可以協助我們來管控自身健康,而且現在也是逐步走向個人化,像我們來到賣場要來採買,通常在挑選食物的時候,都會把它拿起來看看背後的營養標示到底健不健康,不過看不看得懂是一回事,究竟適不適合自己呢?其實現在只要透過手機上面的APP就可以一目了然。」

掃一下泡麵標籤,馬上跳出紅燈警示。

利原公司營運長林晉億:「這邊是亮注意的紅燈的話呢,我們這邊就是會有個地方說明說為什麼。」

透過紅綠燈三種圖示,告訴你這食物到底適不適合吃,有風險的食品成分也會亮出紅字,就算是同款食物,按照每個人的身體現況,給予的食用建議也都不同,如果呈現紅燈,下方也會提供建議食用的綠燈品項,就像是隨身攜帶的AI營養師。

圖/TVBS

營養師珊珊:「假設他今天是有一些疾病的問題,那我們就判斷了一些標準,就包含這個食物的糖含量,或是八大營養素有什麼樣的問題,我們就會有一套演算法寫在APP裡。」

將營養師團隊的專業,整合成一套決策系統把關,創辦人PAUL這樣的發想,其實源自過去一場重病。

利原公司執行長林宜龍:「心血管、三條心血管阻塞,然後那個時候去裝了三支支架,不能吃紅肉能夠吃油炸的東西或是高鈉高脂肪的東西,所以我在採買的時候,就覺得很不方便,但是我的背景是軟體,那個時候我們也開發過一些APP,想說是不是可以透過技術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不論是個人健康APP,或非接觸生理監測,醫療照護重心,正由消極治療轉向積極預防,新科技助攻下,傳統健康照護正在翻轉。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0,000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獨家名人娛樂◢

👉藍心湄:單身是選擇 學會4件事活出精采

👉蔡依林、孔劉等男神、女神單身霸氣金句

👉少女心噴發!此生必看「甜寵劇」片單


世界翻轉中

#照護人員#世界翻轉中#AI#高齡化#機器人#獨居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02

0.1591

0.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