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為了錢、為了愛!忍生恨恐成「連續殺人犯」

記者 顏聖芬 / 攝影 陳盈仁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2/07 20:30
最後更新時間:2025/02/07 20:30

高雄分屍案張姓主嫌在住家殺害三名婦人,犯罪心理學家點出三大原因,包括情緒問題、反社會人格或曾經涉及案件,都可能成為犯案動機,但跟嫌犯背景並無直接關聯,過去案件統計,有前科的殺人犯只占40%。

圖/TVBS

 
鑑識小組手提著,死者的屍塊鑑定DNA,進一步確認死者身分。高雄分屍案張姓主嫌,瘦弱的身軀竟如此兇殘,狠心痛下殺手。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王伯頎:「(連續殺人犯)自己本身有一些情緒上問題,傳統刑事案件,不外乎可能是跟感情有關,跟財產有關或是他們之前有仇恨,三個當中哪一個有中了,大概都有可能變成是這樣的狀況,自己有一些可能比較脆弱沒有安全感,或是反社會人格。」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王伯頎:「(連續殺人犯)第一個滿足三個人以上的要件,第二個就是年紀上,事實上可能會比傳統暴力犯罪,或殺人犯罪年紀長。」

 
過去專家分析,有前科的殺人犯佔百分之40,因此犯案動機,跟背景前科不一定有「直接關聯」。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王伯頎:「他要在熟悉的環境,當然也比較能下的了手,可能要找到另一個地方,就是有水源可以做清洗。」

從熟悉的人下手,即便證據確鑿,為何他依舊矢口否認。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王伯頎:「我會覺得會不會也是他的拖延戰術,反正你證據到哪裡我就認到哪裡,也許在過去可能他,曾經有相關案件的做法,過去他都沒有被查獲到。」

警方得持續突破心防讓他坦承,一一揭開背後藏著的秘密,還給受害家屬一個交代。
 

《TVBS》提醒您:
◎拒絕暴力 請撥打110
◎法律扶助基金會:(02)412-8518


#高雄分屍案#主嫌#殺人犯#暴力犯罪#情緒問題#反社會人格#涉及案件#犯案動機#拖延戰術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90

0.0796

0.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