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健檢報告解析】別輕忽!幽門桿菌呈陽性 罹胃癌機率增

記者 許碩穎 報導
發佈時間:2017/02/17 17:53
不少人收到健檢報告後卻看不懂背後的意義,其中,不少人以為「胃幽門桿菌陽性」只是一種細菌,但其實遭幽門桿菌感染,罹患胃癌的機率會增加。
不少人收到健檢報告後卻看不懂背後的意義,其中,不少人以為「胃幽門桿菌陽性」只是一種細菌,但其實遭幽門桿菌感染,罹患胃癌的機率會增加。

農曆年後是健康檢查的高峰期之一,但不少人收到報告後發現「幽門桿菌」的欄位出現陽性反應。究竟,幽門桿菌呈現陽性,背後有什麼健康隱憂,幽門桿菌又是什麼呢?
 
台南醫院腸胃科蔡郁清醫師表示,最近也收治一名40歲的李小姐,她帶著健檢報告前來門診,報告上顯示李小姐的幽門桿菌檢查結果呈現陽性,讓她擔憂不已,李小姐表示,她曾在報章雜誌上看過「幽門桿菌會導致胃癌」,而自己的父親也是胃癌患者,因此擔憂不已,希望醫師能提供專業協助。

 
 
蔡郁清醫師指出,幽門桿菌,是生長在胃部的一種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在1984年由兩位澳洲的學者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與華倫(Robin Warren)共同發現,原來「幽門桿菌」是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病因,二位學者也因為這個發現而在2005年得到諾貝爾醫學獎。
 
確實,有不少的研究指出,幽門桿菌是胃部淋巴瘤與胃癌的重要風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也將幽門桿菌列為第一類治癌物。蔡郁清醫師解釋,若遭幽門桿菌感染,有1到4%的患者會得到胃癌。
 
在台灣,胃幽門桿菌帶原率約有5成,人口不少。而若有胃部發炎、胃黏膜萎縮及癌前病變如腸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解痙多肽化生(spasmolytic polypeptide-expressing metaplasia, SPEM)時,胃癌的風險將更增加,
 
 
今(2017)年一月,台灣消化系學會理事長林肇堂醫師、台南醫院院長許博翔與台大吳明賢教授共同研究並發表,胃幽門桿菌臨床診療的馬斯垂克共識(Maastricht consensus)第5版,此研究也登上重量級期刊《Helicobacter》。
 
研究指出,治療幽門桿菌的感染確實能降低產生胃癌的風險,但是,若在腸上皮化生等癌前病變徵兆出現時才治療的話,降低癌症風險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蔡郁清醫師解釋,癌前病變一旦出現,這時除了要針對幽門桿菌的除菌治療外,也得按照胃部病例變化的風險程度安排追蹤檢查(如,胃黏膜萎縮及腸上皮化生嚴重程度及其在胃體部的侵犯程度,即 OLGA 、OLGIM分級系統)。
 
以上述的李小姐為例,她是胃癌病患的一等親,屬於胃癌的高風險族群,在包含本土的研究成果在內的多項研究,均顯示胃癌病患的家屬在得到幽門桿菌後癌前病變產生的比例較高且發生較早,如腸上皮化生(胃癌前病變),在30歲時就約有3成的胃癌病患一等親,會出現癌前病變。
 
因此,若民眾的健康檢查報告顯示幽門桿菌陽性,且有家族病史,則會建議接受胃鏡檢查評估癌前病變是否已存在。
 
除了胃癌患的家屬、已有癌前病變的感染者,以下幾種情形也建議接受除菌治療,避免胃癌上身:
 
  1. 胃部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2. 胃黏膜淋巴瘤(MALToma)患者
  3. 患有萎縮性胃炎者
  4. 經由內視鏡或外科手術切除胃癌後,仍有幽門桿菌感染者
  5. 本身具有強烈意願想接受除菌治療的帶菌者(需自費)
  6. 特異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患者
  7. 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unexplained iron-deficiency anemia)
  8. 胃部反覆、長期不適(dyspepsia)的患者。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 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萬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幽門桿菌#胃癌#癌前病變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91

0.1191

0.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