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眾騎車帶著裝有氣泡水和檸檬片的玻璃瓶到辦公室,沒想到瓶子竟突然爆炸,發出巨響,水柱噴出10至20公分高!物理老師解釋,溫度升高加上搖晃,以及瓶內裝得過滿時,會導致氣壓驟升而無處釋放,最終從瓶身最脆弱處爆裂。專家提醒,含碳酸飲品和中藥材都應避免長時間密閉保存,以防發生類似危險!

這款玻璃瓶來自美國知名餐具品牌,其產品注意事項只提醒消費者不要將裝有液體的商品放入冷凍,可能導致破裂,但並未明確說明不能裝氣泡水。對此,該品牌代理商表示,關於氣體飲料的使用提醒已在保證卡中說明,並會將相關疑慮列在網站上的圖文中一併說明清楚。

物理老師李杰解釋這種爆炸現象的原理:「它如果裝得很滿,只留一點空間給氣體跑,那氣體沒有地方去,它就只能往這個結構裡面最弱的地方」。他指出,溫度上升加上劇烈搖晃,例如騎車過程中的晃動,都會影響氣體驟升導致壓力增加,如果瓶身有些微破裂或受到碰撞,就更容易破裂。
化學老師張丕白也提醒:「蓋太緊固然可以保溫,但蓋太緊的情況下,氣體無法宣泄壓力,就會有爆裂的風險。」除了氣泡水,中藥材也需要注意。大部分中藥材含有植物纖維,如人參、枸杞還含有醣類,泡1至2天後會發酵產生二氧化碳,同樣會產生壓力。

專家建議,含氣泡、碳酸的飲品不要放太久,也不要放在密閉瓶子內,因為一般瓶身沒有經過加厚處理,難以承受壓力爆炸,可能危害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