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提醒民眾應準備避難包,引發社群廣泛討論。家事達人指出,氣候變遷加上地震頻繁,停電、停水的情況時有發生,越來越多家庭開始意識到「避難包」的重要性。不只是泡麵和礦泉水,家事達人486先生指出,真正該放進避難包的,其實是能幫助全家維持基本生活品質的小型電力與通訊設備。
更多新聞:防災包必備清單一次看懂!避難包內容物、食物準備及購買指南
「很多人備災會準備乾糧,但一停電才發現,手機沒電、沒電風扇、沒照明,這些才是真的不方便。」486先生建議民眾把避難包當成「行動生活包」來準備,重點在於需要時仍可維持一段時間的基本生活。除了乾糧、水和醫藥包,照明、通風與備援電力也是不可忽略的三大重點。
地震或颱風過後經常出現大規模停電,一盞亮度足、續航力強的LED手電筒或露營燈,是夜間活動的基本保障。便攜式感應燈則特別適合使用在浴廁或玄關等無窗空間。
台灣天氣高溫潮溼,若在停電環境下缺乏空氣流動,特別容易引發中暑或不適,充電式風扇可在關鍵時刻維持最低限度的通風與睡眠品質。備妥大容量的行動電源,並定期檢查電力是否充足,也相當關鍵。
他也補充,防災收音機或迷你對講機同樣值得納入備災範圍。若遇到通訊中斷、無法聯絡親人,手搖式或太陽能收音機能即時接收災情資訊,有些機型同時具備LED燈與警報功能,也能在危急時作為簡易求救工具。
此外,避難包本身建議挑選後背式、防水材質且輕量的包款,放置於出入口附近並讓全家人都知道位置。「準備避難包,不是為了恐懼,而是為了安心。」486先生表示,平時先做好準備,遇到需要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調節血脂血糖關鍵◢
◤明亮世界靈活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