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計劃於北士科設立台灣總部,並將大舉招募AI及晶片設計人才,年薪上看550萬元,幾乎追上台積電與聯發科等本土科技大廠。此舉引發產業界廣泛討論,也使台灣科技人才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逾4成企業預期未來2至3年AI人力需求將顯著提升,憂心人力缺口,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應從高中階段提前規劃人才培育,企業不僅需加薪留才,更要提供明確的職涯規劃與完整福利,提升員工黏著度。
1111人力銀行調查指出,企業中有22.66%預期AI人力需求大幅增加,18.35%預期小幅提升,18.54%認為需求持平,20.13%預期需求減少,另有20.32%未能確定。台灣科技業長期面臨人才荒,劉佩真認為,少子化與技職教育與產業需求落差是主因,造成供給不足,未來缺口恐持續擴大。
劉佩真進一步建議,台灣若要維持科技競爭力,應從高中階段提前規劃人才培育,企業不僅需加薪留才,更要提供明確的職涯規劃與完整福利,提升員工黏著度。隨著外商直接在台設點搶才,台灣企業壓力倍增,人才競爭已不再侷限於本地或中國市場。
AI發展不僅侷限於硬體競爭,應用層面也需延伸至法律、商業、政策與倫理。政治大學資訊學院院長劉吉軒認為,市場擴大關鍵是「軟體」與「跨領域整合」能力,文組學生搭配AI素養訓練亦能找到定位。政大三年前已啟動AI課程,培養跨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