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也能減碳,從體育場館就可以做起,甚至還能賺錢,台南市推動校園光電球場,已有102所學校完成光電設施,每年發電1.8億度。高雄則以8844片太陽能板打造全球最大體育場光電系統,一年供電上百萬度,市府還打算申請碳權。

不只操場有遮陽,崇學國小的籃球場、綜合運動場,甚至棒球場也都加裝了能發電的太陽能板。回想四年前,校長洪榮進坦言,當時師生上體育課常為了躲避烈日而搶樹蔭,南部夏天的高溫讓戶外活動變得困難。

現在六年級的學生回憶起過去,一二年級時上體育課,總是在烈日下汗流浹背。為了改善環境卻缺乏預算,洪榮進表示,學校趁著教育部推動光電運動場計畫,把校內空間標租給光電廠商,成功打造全台首座小學室內棒球練習場。

台南市教育局工程科科長簡文達指出,若僅依賴市府預算,要替每所學校建設類似球場幾乎不可能。因此透過公私協力模式,由廠商投資,學校則獲得場館與售電回饋金,達到雙贏局面。
以崇學國小為例,目前每日發電量可達四千多度,單日售電收入超過兩萬元,一個月下來可帶進數十萬元,學校每學期還能額外領到發電回饋金作為營運補助。學生們也對此津津樂道,課堂中老師還會以猜謎方式讓孩子們推算太陽能板一年可為學校創造多少收入,寓教於樂。
崇學國小也是棒球名將王建民的母校,過去遇到壞天氣學生常無法練球,如今有了室內練習場,不受天氣影響,學生練習時間更多,校方也希望未來能培育出更多小小投手。
自108年起,台南市積極推動光電學校政策,目前已有102所學校完工,另有10所已發包施工,學校光電設施普及率高達四成,年發電量突破1.8億度,替學校帶來每年近七千萬元回饋金,用於校園建設與能源教育。簡文達表示,初期推動時曾經乏人問津,招標多次流標,後來改變策略,依各校狀況量身打造,並分散風險,才逐漸吸引廠商投入。
洪榮進特別強調,崇學國小在規劃光電球場時,堅持保留校內綠樹,一棵也沒砍。為了讓植物得以生長,施工時採用透光材質如採光罩,兼顧發電與生態,讓綠意與科技共存

不只台南,高雄也積極打造綠色運動場館。高雄國家體育場屋頂設置八八四四片太陽能板,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單一建築太陽能發電系統,每年供電量可達一百一十萬度。
高雄市運動發展局主秘林建良指出,體育場依照高雄夏季吹西南風的特性設計,南側開設通風缺口,引入自然風降低場內溫度,減少冷氣耗能。體育場也榮獲綠建築黃金級認證,在水資源與廢棄物減量表現優異。屋頂太陽能板可收集雨水,透過超過百條集水管導流灌溉。當初施工挖出的土方,直接回填觀眾席基礎,不造成浪費,連廁所沖水也以回收水二次利用。高雄市府持續進行碳盤查,更新體育場內冰水主機為變頻系統,十年內可減碳八百七十六噸,未來將申請碳權交易。市府也投入三千多萬元汰換散熱水塔與空調箱,整體可提升節能效率25%以上。林建良補充,去年還獲體育署補助,全面更換場館照明為LED,進一步降低用電負擔。

園區上層還設有天空跑道,創意設計讓市區內的運動空間既透風又綠意盎然,成為運動場館翻轉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