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台灣逛夜市人潮越來越少?財經專家:都改去這裡消費了

編輯 顏敏翔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5/20 17:20
最後更新時間:2025/05/20 17:20
台灣夜市曾是國內外旅客最愛的觀光景點,近年卻逐漸出現人潮減少、攤販關閉等現象。(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台灣夜市曾是國內外旅客最愛的觀光景點,近年卻逐漸出現人潮減少、攤販關閉等現象。(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台灣夜市曾是國內外旅客最愛的觀光景點,外媒「CNN」也曾盛讚台灣夜市數量之多無人能及。然而,近年來包括「士林夜市」、「逢甲夜市」等知名夜市出現人潮減少、攤販關閉等現象,主要原因包括疫情衝擊、商品缺乏特色、價格偏高、環境衛生疑慮及交通問題等;此外,隨著消費者習慣轉變,越來越多人偏好前往新開設的室內大型購物中心,使夜市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劇其經營困境。
 
自5、6年前起,台灣夜市便逐步走下坡,尤其新冠疫情爆發後,攤商生意雪上加霜,儘管後來疫情趨緩,夜市人潮仍未恢復至過往水準,多數民眾認為,夜市沒落原因包括商品同質性高、缺乏特色、價格偏高及亂喊價;此外,夜市衛生問題時有所聞,例如消費者在夜市用餐後感染沙門氏菌,或是目擊衛生死角出現蟑螂等。

 
 
除了商品與環境問題,夜市的噪音、油煙及交通混亂也令居民困擾,部分民眾甚至發起抗議,要求夜市搬離社區,這些負面經驗積累,使民眾對夜市的印象轉為「又貴、又亂、又髒」,進而降低消費意願;與此同時,民眾對於夜市的需求逐漸減少,攤商經營困難,部分業者被迫結束營業。
 
最大衝擊則來自新型態商業空間的興起,財經專家游庭皓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消費習慣出現顯著轉變,越來越多人偏好前往大型室內商場,根據統計,2025年全台將有12家大型購物中心或百貨商場新開幕,2026年預計還會增加更多,包括南港Lalaport、大巨蛋商場、台南三井outlet二期等,大型商場提供舒適環境,不受天氣影響,加上停車便利,且集結餐飲、娛樂及親子設施,消費者可長時間停留,安全性高於傳統夜市。
 
大型商場的興起,直接分流原本屬於夜市的消費人潮與營業額,許多民眾認為,大型商場不僅方便舒適,還能一次滿足多元需求,成為家庭與年輕族群休閒首選。夜市若無法突破同質化與環境問題,恐將持續面臨嚴峻挑戰,攤商與整體產業生態也將持續受到衝擊。
 
 

#夜市#台灣#競爭壓力#經營困境#交通問題#商品同質性#消費者#攤販#大型商場#人潮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88

0.0577

0.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