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AI將取代人類工作?全球缺工潮下「AI代理」成新解方

記者 劉彥萱 / 攝影 黃冠瑋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5/19 23:00

隨著生成式AI快速發展,家用型機器人也朝向主動感知、互動式服務的方向進化。由台灣科技大廠推出的居家陪伴機器人「Zenbo」,如今已具備健康監測與遠距照護功能,正式邁入智慧醫療的新世代。

圖/TVBS

 
只要將臉部對準感測畫面,透過非接觸式鏡頭,短短一分鐘內完成血壓、心率、血氧、呼吸與壓力值等多項生理數據的檢測。「他是我們的居家陪伴機器人,長者獨自在家也能與Zenbo互動,連續性的健康數據可同步回傳至醫療端,方便護理人員透過健康管理平台即時掌握病患狀況。」科技大廠產品經理呂佳樺表示。

除了居家場域應用,虛擬機器人也正逐步導入醫院大廳與門診區域,協助衛教諮詢服務。


圖/TVBS


科技大廠機器人暨智慧應用總經理王恒聰指出,相較於過去被動接收指令的機器人,隨著生成式AI與AI代理發展,機器人正逐步轉型為主動理解使用者需求的智慧系統。「現在的AI代理比較像是,有很多個專家系統。像我舉醫療場域為例,前面會有一個大的AI模型,在針對這個部分去判斷,實際使用者的意圖,那針對他意圖了解之後,譬如說是走護理,他就走到護理的AI代理。他如果是跟問診相關或是跟醫療相關。就走到醫療的相關的AI代理。那這個AI代理彼此之間,還會做協作,就可以透過這些AI代理的協作,來完成這個任務。」

 
 

人工智慧快速進步。AI代理正顛覆傳統的工作模式,幫助企業以更少人力,完成更多複雜任務。例如全球電商龍頭eBay已運用AI代理協助撰寫程式與創建行銷活動,另外,金融機構穆迪則以AI進行產業分析與資料調閱。Amazon最新推出的倉儲機器人,更整合「觸覺感知」技術,拓展人機協作的可能性。


圖/TVBS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指出,未來工廠將邁向更高層次的智慧化。「機械手臂將逐步演進至自走車與人型機器人,協助進行更多需要判斷與決策的任務。」

面對AI技術浪潮,專家也示警部分職務正面臨被取代風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人資系教授孫弘岳表示,AI擅長處理有明確規則、重複性高的理性工作,像是資料處理、基礎程式撰寫,面臨被取代的風險相對高,以軟體工程師為例
正逐漸被AI所取代。「軟體工程師、正成為AI首波替代對象。美國最新數據已顯示,電腦工程與資訊科學等科系失業率進入前十名。」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預測,2030年前美國將有高達30%的工作內容實現自動化,影響約1,200萬名勞工。這波由AI驅動的轉型浪潮,勢必重塑全球勞動市場的結構與職能分工。




AI浪潮來襲

#AI#機器人#AI代理#華碩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759

0.0616

0.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