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美國支付的藥品價格與全球最低價的國家相同,這樣等同於計畫砍藥價30%至80%,此舉可能會對台灣藥品市場帶來潛在影響。台灣藥師公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台灣健保給付的藥品定價策略相當複雜,壓低藥價是為了保障民眾的用藥權益和健保永續經營。不過,台灣的藥品價格與先進國家相比已經很低,若川普政策實施,藥廠可能會提高其他價格過低市場的藥價,讓整個全球的價格往上提升,避免個別國家的價格特別低。


黃彥儒進一步解釋,台灣最常用的處方藥價格與美國相比,價差可達7倍至32.4倍之多。如果美國以最惠國價格為選擇砍藥價,可能迫使藥廠在其他市場提高價格來彌補收入損失,並影響製藥公司未來的新藥研發,對台灣而言並非好事。

全台一年健保給付藥費達2,431億元,台灣製藥廠約70%仍依賴國外進口,原料藥更高達7至8成。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提到,學名藥在戰略用藥上扮演重要角色,若供應鏈過長,在情勢緊張時風險很高。她呼籲政府應扶植和支持國產學名藥,將長鏈化短鏈,以便在各種狀況下都能在地製造和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