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花蓮文創園區,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是全台首座以AI音樂為核心的沉浸式表演空間,結合在地文化與科技創新,不僅讓遊客能輕鬆創作屬於自己的歌曲,更為台灣音樂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AI音樂 沉浸體驗
走進園區,只需掃描QR Code並輸入創作主題,AI系統便可自動生成歌詞、旋律與編曲,甚至同步產出專屬MV影像。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主任何禮戎表示,透過簡易操作,無論是否具備音樂背景,民眾都能完整參與創作過程。AI不僅可協助歌詞與旋律生成,更能一鍵產製MV,降低創作門檻,擴展音樂創作的想像空間。

除了一般遊客,專業音樂人也能運用AI與自身創意共創歌曲,並進行現場演出,期待透過AI技術協助多元族群文化交融,打造具花蓮特色的流行音樂內容。
音樂人陳律融分享,AI大幅提升創作效率與靈感,以前一天頂多寫一首歌,現在透過AI,一天能產出三到四首不同風格的作品,讓創作更有彈性。不過,他也強調,美感教育才是創作的核心價值,工具再強大,若缺乏美學素養,也難以分辨作品的好壞。
北流執行長梁序倫則指出,AI本質是一種工具,它的基礎來自創作者的大量數據訓練,但現場演出的真實情感,是AI難以取代的關鍵。

棒球打擊 虛實整合
除了音樂場域,AI技術也逐步跨足運動、教育與展演體驗。工研院研發的智慧發球機系統中,選手可遠端選擇棒球球種與速度,模擬大聯盟選手如大谷翔平的投球模式,協助擬定打擊策略,並搭配AI影像辨識技術,即時分析揮棒軌跡與速度,提供量化數據,協助選手提升表現。
展覽場域中,AI與AR結合的魚缸互動裝置,只需用手勢下指令,便能顯示魚種資訊,打造直覺、無接觸的學習體驗。
從音樂創作到運動訓練,再到教育互動,AI正悄悄然改變我們熟悉的娛樂與學習方式。科技不僅重塑產業樣貌,也為大眾開啟一場跨域融合、創新無限的嶄新旅程。
◤旅遊優惠搶先看◢
◤啟動夏日換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