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社群媒體使青少年自傷率提高?《新聞幕後》談青春期壓力

實習編輯 邱子嘉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5/11 18:33
最後更新時間:2025/05/11 18:33
TVBS Podcast節目《新聞幕後》邀請到臨床心理師陳品皓。(圖/新聞幕後提供)
TVBS Podcast節目《新聞幕後》邀請到臨床心理師陳品皓。(圖/新聞幕後提供)

根據衛福部2023年統計數據顯示,臺灣15%青少年有中重度憂鬱傾向,且自傷通報率在十年內增長近3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TVBS Podcast節目《新聞幕後》邀請到臨床心理師陳品皓一同探討數位時代下所帶給青少年的壓力。


 

陳品皓表示,談現代孩子的情緒議題時很難將網路完全撇開,在過去沒有網路之前,大部分關係是發生在真實世界中,其變動相對穩定且好預測,但當孩子進到網路世界,常會面臨到擺盪、無法預測的關係,因此會引申出焦慮或擔心。他分享,曾有孩子被突然加到一個臨時的聊天室,被其他人痛罵一頓後群組就被解除,而這樣的狀況也讓孩子難以向他人表述。

陳品皓表示網路使青少年看待自己的標準提高。(圖/新聞幕後提供)


陳品皓指出,青春期的孩子在這個階段需要完成許多「心理任務」,他舉例,青少年的「自我認同」分成形象認同、社會認同跟個人認同,這些都構成青春期重要的核心,而網路會使青少年看待自己的角度無限加成放大並拉高標準,像是以前的標準可能是電視上出現的明星,但現在的標準可能是同為高中生的網紅,青少年的嫉妒與失落又會進一步造成對自身的懷疑與否定。
 

陳品皓建議家長讓孩子知道需要承擔的風險。(圖/新聞幕後提供)


有許多家長會直接認為孩子不要接觸網路就不會有問題,因此家庭會落入到只有管理而沒有教育的困難。但陳品皓也坦言,對家長來說,從管理進步到教育也是很大的學習,因此他建議,讓孩子知道自己做的決定所要承擔的風險,而如果孩子不想聽大人「說道理」,可以試著「說故事」,使故事成為溝通的切入點。

Podcast《新聞幕後》讓你聽更多看不到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behindthesceneTVBS

#青少年#憂鬱#社群媒體#青春期#心理健康#網路#家庭教育#心理師#新聞幕後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11

0.0623

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