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出生」在全世界國家的機率是隨機的,那麼出生在台灣的幸運程度就像是中樂透,因為全世界每1000位新生兒,只會有1位生在台灣。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報告指出,2024年,台灣在全球的生育率仍然最低。2024年台灣的新生兒有13萬多人、死亡人數卻有20.2萬。面對高房價、低薪資、物價持續攀升,年輕人對結婚、買房、生小孩的壓力,也越來越高。

四個月大橘貓,才剛開始學著認識這個世界。
貓咪飼主Joanne:「你不要生氣,(喵)好啦。」
狗狗飼主Ivy:「米克斯的話,就是牠活動力就是比較好,所以像我會針對牠的關節啊去做保健。」
毛小孩似乎聽得懂我們人在說什麼,安靜又乖巧的陪在主人身邊。
狗狗飼主Ivy:「其實我從小家裡,就是家裡都養狗,出社會後就搬出來自己住,那我覺得還是希望身邊會有一隻狗狗。」
Ivy目前還未婚,但對於以後,要不要生小孩,目前的光譜還是比較偏向,NO!
狗狗飼主Ivy:「花費可能就會比較大,但是狗狗部分的話就是目前,因為養牠的時候就知道牠大概負擔多少錢,所以大概知道說,我是有這個能力可以養牠,所以目前就還是傾向,就是以養寵物代替生小孩這樣,而且狗狗牠就可以陪伴我們,比如說在你難過的時候,牠是可以療癒你的。」
畢竟生養一個小孩,一千萬跑不掉,不如不生,而寵物商機,就在這時默默崛起。
以2023年的數據來看,台灣一整年犬隻登記9萬4544隻,貓有13萬7652隻,合計23萬2196隻,遠高於同年新生兒13萬5571人,多出將近10萬。
資深記者王皓宇:「養寵物很療癒,可以代替人類來陪伴人類,寵物經濟當道,背後反映的是台灣的低出生率,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已經連續49個月,人口數呈現負成長,正面臨嚴峻的少子化與老齡化挑戰。」
台灣總人口數為2339萬6049人,較去年同期減少2萬3784人,持續負成長。2025年1月的出生數9495人,年粗出生率千分之4.78,較去年同期下降13.86%;同時,死亡人數1萬5018人,年粗死亡率為千分之7.56,死亡人數遠超過出生數。此外,0到14歲的青少年人口比例11.70%,15到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69.03%,人口結構不斷往高齡者靠攏。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對於如果是習慣使用年輕人的產業來講的話,他就會面臨很大的問題,年輕的勞動力不見了,事實上主計總處的資料也告訴我們,29歲以下的不是勞動力,而是整個民間人口數已經在減少,我想勞動力的數量一定會減少,但是會不會造成人力短缺?我覺得是有一個因素要去考量的,因為最近這幾年尤其在疫情之後,很多的廠商開始要進行所謂的數位轉型,開始自動化、AI等等之類的,如果這種勞動力減少的這樣的壓力,給他們越來越大的情況底下,他們一定會加快這個速度。」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照顧的部分,我們現在雖然很多的,政府積極在推什麼長照2.0、長照3.0,那坦白講像目前的照顧人力,我們還是面臨不足的現象,我們看到一個現象就是,大概四十幾歲的勞參率又開始往下走,原因是什麼很可能他就要回到家,去照顧家中的失能者,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給他一個必要的照顧人力,那不但這些人的照顧出了問題,更重要的是他的子女可能被迫離開職場。」
人口問題,背後挑戰,就像一顆未爆彈,考驗政府如何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