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潮來襲,諾羅病毒、流感疫情持續延燒,引發家長關注。醫師提醒,目前門診就診病患中,高達三分之一是諾羅病毒感染者,而且傳染力強,無論大人小孩都可能感染,尤其要注意嘔吐、少尿等危險徵兆,並做好防疫措施,避免群聚感染。
兒科醫師陳敬倫更指出,近期門診有多達1/3的病患都是諾羅病毒患者,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型感冒症狀雖然以嘔吐為主,如孩子出現「嘔吐、少尿或無尿、嗜睡、嚴重腹痛、血便」等病症,都是危險徵兆;而諾羅病毒流行期為每年11月至隔年3月,容易引發群聚感染。感染後經過12至72小時的潛伏期便會出現症狀。
疾管署指出,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其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50小時,患者可能因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接觸到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呼籲民眾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腸胃炎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