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覺得年紀越大朋友越少嗎?在數位時代,越來越多人將時間都留給手機,面對面的交流越來越少。導致社交圈變小,專家分析,主要是現代邊緣朋友越來越少,而邊緣朋友就指的是弱連結的朋友類型,過去有較多的公共社交活動,在聚會中遇到,但現在的公共社交空間,似乎正在被網路社群取代,而一旦人跟人減少真正的相處,也可能會造成內心的孤獨感擴大,嚴重還可能影響到健康。

上班族Amber:「就是以前就是學生時期都會希望,就是說朋友越多越好,可是其實到了一個年紀之後會覺得說,尤其是我們開始工作,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的時候,一天就只有24小時,我們沒有辦法去經營那麼多條線,反而就會把那些心力就是放在,就是想要好好經營的人身上,包含了你的家人你的配偶,或是說那一群知心好友上面,那其他的可能就會是比較隨緣的。」
有感交友圈慢慢縮小,而且更隨著年齡成長,時間分配要多留給更核心的家人,再加上現代數位化科技發達,用手機時間比與人面對面接觸時間還要多,也讓交友圈更縮小,讓不常見面的「邊緣朋友」們除漸消失在生活中。
資深記者劉俐均:「平常你會跟你的左右鄰居寒暄嗎?或是會去參加公司活動,去認識不同部門的同事?根據美國生活調查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美國人的好友數正在大幅的下降,1990年有10位以上朋友的比例有33%,不過到了2021年比例下滑到了13%。而這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台灣。」
在調查數據中也發現,將近一半的人表示,自己親近朋友最多只有3位。同樣的在過去只有3%的人表示沒有任何親密朋友,現在卻攀升到了12%。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邊緣朋友我真的要說他是一個非常,照我們社會學的討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事實上會讓你接觸到不是同溫層的朋友,邊緣的朋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質,他就常常是多元的,他常常是你不同背景的人,像比如說我是大學教授,可是我在邊緣的朋友的話,所謂的這種弱連結的朋友,可能是可能在偏鄉的某一個部落裡面的人,他其實會讓你看到這個世界的多元樣貌。」
專家分析社交圈變小,主要是現代人的邊緣朋友越來越少,而邊緣朋友指的是弱連結的朋友類型,過去有較多的公共社交活動,在聚會中遇到,但現在的公共社交空間,似乎正在減少中。
諮商心理師葉北辰:「沒有這些社群媒體我們幾個會互動,可是現在我們在手機上跟我們,某個核心朋友在互動,我們就失去該有的聯繫,或者是我就在玩遊戲我就在看資料,我太多事情可以做了,讓我原本沒有這件事情做的,時間跟心力去跟人互動,那現在就沒有了,所以這個東西再下降,所以如果比如說有這些社團空間,甚至是什麼比如說像通識課程,通識課程就會讓你跟你主修的,這些原本的同學你們就會散到不同的地方,你會認識不一樣的人,有的人說這是突破同溫層,或者是你就是去接觸新的人,那我覺得這些其實都是值得嘗試的。」
另外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的研究中顯示,有64%成人覺得人與人之間越來越難以信任。在2020年COVID-19爆發後,有將近一半受訪者表示「無法信任大多數人」,這些都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恐怕也會讓孤獨感逐漸擴大。
交友圈縮小,也許沒有真正解方,但在數位時代中,得要先放下手機、遠離螢幕,走出戶外,真正與人接觸,才有機會讓內心孤獨感慢慢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