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31)日是2024年的最後一天,中央氣象署舉行年終記者會,統計1月至12月29日一整年的天氣進行回顧。發現全球暖化持續,台灣今年平均溫度「24.97度」也是127年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全球平均溫度也打破188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超越去年剛創下的紀錄。
氣象預報中心陳怡良主任指出,全球暖化的趨勢持續,今年的平均溫度比百年(1901年至2000年)溫度高出1.28度,今年成為自1850年以來第1高溫,打破去年紀錄再創新高。無論是陸地或是海洋都逃不過全球暖化,可說是「史上最溫暖的一年」。台灣今年也是自1897年有詳細紀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平均溫度達「24.97度」高出過去百年1.66度。
陳怡良說明,除了12月以外,1至11月的平均氣溫都比平均氣溫還要高,無論是從月份或是空間來看,都有不均勻性,除了少數幾個月,其他月份都明顯偏暖,尤其4月最為明顯;空間部分,全台22站皆為高溫前10名,其中有8站平均氣溫為該站同期第1名,分別是淡水、新竹、台中、日月潭、台南、成功、台東、大武。

至於降雨部分,陳怡良進一步說明,整體降雨量接近正常值,不過降雨分布不均,在北海岸、台北山區及中南部局部地區雨量高於正常值,其他地區則介於正常偏少。他解釋,除了1月雨量偏少,整個春季到梅雨季雨量也偏少,但受到夏、秋2季非常多的颱風和熱帶性低氣壓影響,整體雨量偏多,而12月的雨量也是正常偏少,且分布不均。一整年全台雨量趨近正常,但降雨分布狀況,無論時間或空間都有不均勻的特徵。

接著陳怡良提到颱風的部分,西北太平洋總共生成26個颱風,跟氣候值的25個接近,其中4個有發布颱風警報,當中凱米、山陀兒、康芮3個颱風有登陸台灣,並帶來顯著影響。

陳怡良表示,今年秋季的颱風生成較多,共有15個颱風,是史上同期第3多,以1964年19個居冠,其次則是2013年、2019年的16個,再來今年與1991年、1992年還有2007年並列第3。秋颱明顯多於氣候值的10.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