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地球第二大的天然碳庫! 維持土壤健康需靠友善耕作

記者 劉俐均 / 攝影 余信翰 報導
發佈時間:2023/02/19 22:27
最後更新時間:2023/02/21 15:58

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高溫多雨造就土壤特性,而土壤的健康度也跟農作物產量息息相關,像是位在台南玉井的農民,用溫室栽種番茄,不過近年來卻發現,每一區的產量有所不同,找來專家團隊來檢驗,才發現原來每一區的土壤質地不同,在栽種上也要有區隔,而維持土壤健康,不只能幫助作物生長,也能儲存二氧化碳,成為地球的天然碳庫。

圖/TVBS

 
位在台南玉井農耕區,這一區區的溫室,是胡海燕與先生,為了讓番茄的產量增加,在五六年前設置的,但就在這一兩年,開始出現變化。

記者劉俐均:「在這個溫室的蕃茄園當中,可以看到這一區的生長狀況,它果實非常的飽滿也很茂密,不過就在旁邊的栽種區,生長狀況就很不一樣,而原因可能就出在土壤當中。」

農民胡海燕vs.大誠土壤作物技術館館長陳興宗:「這邊的產量都很低啊。然後落果情形落果很嚴重,你的土壤其實在這個地方,它看起來是砂砂的,這種比較砂壤的土壤,我在猜啦這邊的根的,可能長得比較淺,限制在這個比較淺的地方,那後面那個你覺得比較茂盛的,應該它的根可以分布比較寬廣。」

 
夫妻倆找來土壤專家團隊,將產量比較高的土壤,和產量漸漸下滑的區域土壤,一比之下,才發現兩區土壤特性竟然真有落差,這也進一步讓夫妻倆,在澆灌方式上作出區隔。

農民胡海燕vs.大誠土壤作物技術館館長陳興宗:「這個土壤是比較砂質地的啊,保肥保水能力怎麼樣,不好,對,那你肥料要怎麼給?少量多餐,對啊那你都懂了,你不可以用一致的管理方式,那邊你就照你原來的,這邊你要讓它把肥料拆更多次,水也拆更多次,那你就可以隨時保持它。相對比較多的肥料跟水的那種供應量,那你知道肥料跟水流有效性增加,你這個葉片就開始會長的比較多。」

黏度太高不行、水澆的不夠、或是太多也都不對,土壤是關乎作物健不健康的關鍵因素,尤其台灣處於亞熱帶地區,高溫、多雨造就土壤樣貌,又再加上後天耕作方式,像是農民過度耕犁、連作等等都是傷害土壤健康的元兇。

大誠土壤作物技術館館長陳興宗:「因為土壤會有一種特質,就好像我們每一個人有一個個性,土壤會有不同的個性,它在比較乾旱的比較溫暖的、比較寒冷的那種地方,視它整個發展的條件,後續因為又是農地土壤,會有人類丟好多東西下去,會有人對它很多管理的作為,或是你的管理方法對應不上這個特質,作物就會長不好,也就是說我們人類一直從外面搬東西進來,我們積極啊,所以我希望農友能夠緩一點。」

台灣的農地潛在的問題,包括有效土層淺、有機質含量偏低等等,要解決的方法,也不只一種。

在地瓜田中,拿著鋤頭除雜草,也把地上的莖葉去除準備收成,另一邊已經除草除得差不多,就差把地瓜從土壤裡挖出來,這一期的旱作就算採收完成。

記者劉俐均:「在採收完的地瓜田,上面這些殘株也不會特別的清理,它會再經由整地翻到土壤當中,而最後再經由微生物的分解,養分會回歸到大自然當中。」

 
農民蔡瀧賢:「從一分多地開始種到現在,已經有八年的時間,面積也增加到1.5公頃左右,整個過程都是用有機友善,最主要就是我們不用用化學藥,不用化學農藥,然後土壤就會慢慢越來越健康,像我們這個地瓜田,現在在採收的時候,整個土壤容許的時候,它的鬆軟度會比較好」

圖/TVBS

在傳統產業上班的蔡先生,當起假日農夫,將近八年的時間,對栽種也很有心得,利用水稻以及旱作植物交替,而在輪作整地期間,除了靠綠肥作物外,原本的枯枝落葉也是,土壤有機質累積的重要來源。

慈心基金會顧問向為民:「以病害來講的話,它土壤本身的那個微生物,對病害有的時候有拮抗作用,有的時候它是因為那個微生物豐富,所以病害比較不容易在這邊大量的爆發,我們不用那個化學製劑,我們用它生物的那個能力,不會造成地球資源耗盡,你在這種情況下的話,我們也不會有一些,殘留的東西留在土壤裡面。」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像這個場域裡面有很多樹木,那這些樹木需要修枝,就是這個叫土坵栽培,那他就是把一些枯枝落葉,把它堆起來,然後上面加一些堆肥加一些土壤,就可以直接在上面種東西。」

各種枯木相交疊,形成一座小土坵,這是來自德國古老的種植方式,模擬森林把木頭埋起來,不用燃燒、也可以培養微生物活化土壤,友善栽培為環境增添新生機。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那土壤就作為一個承載很多那種農業,我們以前叫廢棄物,現在叫副產物的東西,就枯枝落葉,我們人要的以外的東西,讓它回到土壤,那個部分就是過去早期,比如說更早會比如說燒掉,或者說有人做堆肥啊。那現在有研究出一些,其他更有效的方法,讓它可以留在土壤時間久一點,因為一旦土壤留久了,它土壤的有機質就增加,就變肥沃,所以就可以減少,比如說化學肥料的使用,那所以土壤就會更永續。」

土壤在大自然中涵蓋的角色非常廣,不僅僅是生物的棲地,更是碳匯的天然倉庫,儲存二氧化碳的總量,僅次於海洋的藍碳,但要固碳,第一步就得維持土壤的健康度。

農試所農化組副研究員林毓雯:「土壤大概是全就是整個地球,第二大的碳庫,它去到土壤裡頭,其實它還是會經由微生物的分解,它有可能再變成二氧化碳回去,但是另外有一部分,它就會經過那個這些,所謂的腐植化作用,包括跟微生物一起作用,或者是跟土壤礦物一起作用,它最後會形成比較難分解的這一種所謂的腐植質,那它這樣子東西,它就可以留在土壤裡面,可能比較長的時間,也許幾年幾10年幾百年,或者甚至上千年都有可能,藉由一些比如說農耕的方法,我不要那麼常去耕它,就是減少耕犁,或者是說我添加額外的有機物,讓它到土壤裡頭去。」

圖/TVBS

在農地裡,作物與土壤中的生物、微生物,需要共存共榮,透過種植覆蓋作物保育耕犁、有機肥料來維護農地健康,除了增加農作物產量之外,完善整個土地的生態平衡,成為地球固碳的重要幫手。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 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萬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土壤#農業#永續#碳匯#亞熱帶#世界翻轉中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33

0.0825

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