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疫情餐桌革命!比利時:鼓勵吃薯條救內需

記者 李慧蘋 報導
發佈時間:2020/04/29 20:00
最後更新時間:2020/04/30 10:29

新冠肺炎疫情,凸顯出食物供應鏈有多脆弱,而這波衝擊也正在改變我們的餐桌。以外酥內軟、厚實薯條聞名世界的比利時,現在餐廳商店都關門,造成上百噸的馬鈴薯滯銷,恐怕將慘賠台幣40億元,當地協會業者出面喊話,希望比利時人能把一星期吃1次薯條的習慣,增加到2次,幫助他們度過危機。而肉品隨著供應鏈被打亂,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人造肉產品,營養價值和口感都和真肉不相上下,讓人造肉在疫情中,商機逆勢成長。

圖/達志影像路透

甩掉多餘油脂,厚實酥脆的薯條把紙袋塞得滿滿,讓客人大快朵頤,比利時的名產除了巧克力,薯條更是聞名遐邇。

 

荷蘭民眾 :「比利時薯條最好吃了!我們每次來,第一件事就是走進薯條店。」

不只遊客喜歡,薯條也是比利時人的驕傲,根據統計,每個比利時人一年能吃掉38公斤的新鮮馬鈴薯,和6到7公斤的加工產品。

比利時民眾 :「這很正常,就像你喝啤酒、吃巧克力一樣,這是我們文化的一部份,就是馬鈴薯。」
 

但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餐廳、薯條店紛紛歇業,幾百噸的馬鈴薯若繼續滯銷,將慘賠1.25億歐元,約合新台幣40億元,比利時馬鈴薯業協會,呼籲國人將一周吃一次薯條的習慣,增加到兩次。疫情正在改變我們的餐桌,食物供應鏈的源頭,正在崩壞當中。

美國畜牧業受到加工廠停業影響,一般的豬舍,原本會將成年豬隻送去屠宰,騰出空間給新生小豬,但現在下游廠商沒了,豬隻越擠越滿,讓業者很頭疼。

美國豬舍負責人 :「數量真的是越來越多,我們只能盡力找到空間,安置這些豬隻,但總有一天,當市場還是無法運作,就得有所犧牲,因為我們就是沒這麼多空間。」

業者現階段改餵豬隻黃豆粉,和傳統飼料相比,黃豆粉有飽足感,營養價值較低,讓豬隻「保持身材」,確保活動空間。在疫情衝擊下,市面上的肉類產品價格變貴,選擇種類也變得更少。

絞肉下鍋炒出陣陣香味,但這一鍋不是牛肉或豬肉,而是完全人造的假肉;有人考慮到動物肉類的環境與衛生問題,轉向植物肉。

40歲香港健身教練 李先生 :「炒的時候不要炒太久,因為它始終還是植物(材料)不是真的肉,所以炒一下呢,到它變成碎肉末就好。」

對吃進去的食物斤斤計較,這位香港健身教練,開始嘗試人造肉產品,口感、營養價值都和真肉相當,加上茹素的民眾也可以吃,雖然價格偏高,但還是吸引不少民眾,在這波疫情中對人造肉躍躍欲試。
 

27歲茹素者 霍小姐 :「我覺得吃素還是比較健康,身體的免疫系統比較強健,吃素的人蔬果吃得更多,免疫系統好,能幫助抵抗新冠病毒。」

對於餐廳業者來說,失去用餐人潮商機,坐以待斃不是辦法,位於美國亞特蘭大的知名餐館,以往這個冬末春初的時節,饕客們絡繹不絕,但現在店裡面連一張椅子都沒有,桌上擺滿雜貨、飲料,他們換一種方式,繼續當居民的飲食後盾。

餐廳員工 :「一小時內我們改變了整個生意模式,我們按照老闆的想法,把東西全搬出來,走道擺放蔬菜,後方貨架擺衛生紙,我們快速地改造成一家雜貨店。」

位於華特頓特區的麵包店,師傅將發酵麵糰做出造型,準備送進烤箱,現場香味四溢,但上門的客人,卻不是衝著這一味。

麵包店合夥人 奧斯蘭德 :「我們的麵粉賣的量,跟用的一樣多。」
 

居家令讓民間掀起「烘焙潮」搶買麵粉,造成原物料短缺,麵包店頻頻接到民眾來電,詢問能否購買麵粉,雖然手上的麵粉量很有限,但老闆還是很貼心地分裝成小袋,方便民眾採購。

麵包店合夥人 亞諾 :「店裡面一直都有一個小雜貨區,我們現在想打造一個...不能算烘焙區啦!就是賣麵粉、酵母、糖、鹽和泡打粉。」

受衝擊最大的餐飲業,在疫情還沒結束之前,只能絞盡腦汁,改變經營模式,等待顧客回籠的一天。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0,000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獨家名人娛樂◢

👉藍心湄:單身是選擇 學會4件事活出精采

👉蔡依林、孔劉等男神、女神單身霸氣金句

👉少女心噴發!此生必看「甜寵劇」片單


#飲食#人造肉#原物料#營運模式#畜牧業#加工廠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19

0.0722

0.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