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今(16)日公布「113年十大癌症死因」,被封為「癌王」的大腸癌位居第3名,連續21年衝進前3名;國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昌表示,導致大腸癌的具體原因未定,不過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等有關,冒出症狀時必須多加留心。
更多新聞:40歲女不抽菸、煮菜罹肺癌!結節滿天星 醫曝:從小住「1地」
根據《NOWnews》報導,張世昌醫師指出,罹患大腸癌早期其實無症狀,直到病灶擴大,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腹部脹氣、肛門深處疼痛
◇排便困難,次數增多或便秘,性質變細、腹瀉或帶血
◇腸胃功能下降,消化系統出問題,可能消瘦、貧血及心悸
◇來到晚期,男患者可能排尿困難,女患者則陰道出血
更多新聞:中年男血糖飆210!不靠藥物「這招」半年逆轉三高 驚人變化曝

報導中提到,張世昌醫師接著說,資料統計結果顯示,居住城市的民眾,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更高,主要與生活、飲食習慣及環境有關。還有家族性大腸息肉症、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及腺瘤,也可能導致大腸癌病變。
張世昌醫師補充,若攝取過多肉類、脂肪和精緻碳水,將缺乏纖維,使糞便停留腸道太久,進一步誘發大腸癌。張世昌醫師建議,若有大腸癌家族病史,應進行大腸鏡檢查,同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養成運動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