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人生活型態改變,肥胖問題日益嚴重,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顯示,台灣成年人過重及肥胖比率高達47.9%,幾乎每兩人就有一人體重超標,面對這個健康警訊,中醫界提出從體質調理角度切入,透過多元治療方式,協助民眾達到健康減重目標。
明華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周亞錚指出,中醫觀點認為,除了疾病和藥物引起的肥胖外,更應關注體質失調所導致的問題,包括代謝功能低下、氣血運行不暢及痰濕堆積等情況。
周亞錚表示,中醫減重會依據個人體質及減重需求,選擇不同的對應方法,以中藥調理為主要治療方式,例如,針對代謝緩慢的患者,會使用麻黃、山楂等增強代謝功能的藥材;對於痰濕水腫型肥胖者,則會選用薏苡仁、茯苓、澤瀉等具有利尿消腫效果的藥材。
針對想要局部調整體態的族群,周亞錚建議可考慮埋線治療,特別適合改善容易囤積脂肪的小腹、頑固的大腿馬鞍肉等部位。此外,針灸減重作為中醫傳統方法之一,可調節內分泌、抑制食慾和促進脂肪代謝,適合輕度至中度肥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