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過《天使的誘惑》、《女婿們的戰爭》等多部韓劇的男星陳泰賢傳出罹患甲狀腺癌,即將在6月中進行切除。醫師表示,男性甲狀腺癌通常發現期別較晚,惡性度相對較高,通常與家族史有密切關係。
陳泰賢健檢發現甲狀腺癌 安排手術切除
陳泰賢是許多劇迷熟悉的面孔,他2020年與女星朴詩恩結婚,感情甚篤。今年5月,陳泰賢透過社群平台宣布罹患甲狀腺癌,並表示是在4月健康檢查被診斷出初期癌症,腫瘤雖小仍需手術避免轉移,預計6月中旬切除。昨天(6/11)他在社群平台分享與妻子在紐約度過第13天,即將返韓,還對妻子深情告白「她是我的電池,為我充電,讓我可以重新啟動與行動」。
男性甲狀腺癌僅女性1/3 惡性程度較高
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周威宇表示,男性與女性的甲狀腺癌好發因子一樣,但男性甲狀腺癌發生率是女性的1/3。臨床上男性患者通常年紀大、較晚篩檢才被發現,因此遠端轉移或癌症期別相對女生嚴重,且惡性程度較高。
男性甲狀腺癌與家族史高度相關
周威宇指出,男性甲狀腺癌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家族史,只要母親有甲狀腺癌病史,兒子的甲狀腺結節癌化機率就提高很多,而且通常沒症狀、沒感覺。尤其男性脖子較粗厚、甲狀腺腫瘤容易深藏在後面,等到出現壓迫感、吞嚥有異物感就醫,往往已是中後期。
甲狀腺癌存活率相對高 全切除需要補充甲狀腺素
他提醒,男生一旦發現甲狀腺癌,應積極治療,因為甲狀腺癌不管男女,存活率相對其他癌症高,初期甲狀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一旦遠端轉移、淋巴轉移,復發機率就相對高。治療方面以切除為主,至於甲狀腺要全切或半切,要看腫瘤長的位置和大小,半切的患者僅有12%需要補充甲狀腺素,而全切者就必須終生補充甲狀腺素。
幼年受輻射傷害也會造成甲狀腺癌
高雄榮民總醫院核醫科主任諶鴻遠表示,甲狀腺癌女生是男生的3~4倍,所以男生不常見但還是會看到,通常需要檢視家族成員,可能有遺傳因素或基因影響,而且不是單一基因,是多重基因造成。若患者沒有家族史,就要懷疑是後天造成,包括輻射或特殊物理化學傷害,影響幼年期染色體。
避免不必要的輻射和食物化學成分
諶鴻遠指出,如果44歲就發現甲狀腺癌,多半是因為家族史,若是20~30多歲,就可能是小時候受輻射影響,傷害到染色體。提醒幼年時應避免不必要的輻射,例如牙科照口腔X光,脖子部分要蓋好,食物中的化學成分也可能造成染色體破壞,都需要注意。
甲狀腺癌復發機率高 5~10年後仍應追蹤
此外,甲狀腺癌特別的是,期別是根據存活時間,第一期是指55歲前,因為大部分甲狀腺腫瘤都長很慢,死亡率10年內低於5%,所以不管腫瘤再壞都算第一期。相關治療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碘、定期追蹤。尤其甲狀腺癌復發率高達30%,且通常5~10年後復發,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有甲狀腺癌家族史男性 成年後應做超音波
周威宇建議,男性若有甲狀腺癌家族史,18歲成年後應做一次甲狀腺超音波,之後健檢則每2~3年做一次超音波,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有時也能看到異常。
◎ 諮詢專家/周威宇醫師.諶鴻遠醫師
原文請見:44歲韓星陳泰賢罹甲狀腺癌!家族史是關鍵 成年後快做1件事
【原文請見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