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的進步,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許多患者在接受手術、化療或放療後,得以延續生命。但治療過程往往伴隨諸多副作用。台北榮總傳統醫學部中醫科主任楊仁鄰表示,中醫在癌症治療中扮演著重要的輔助角色,透過調理體質、緩解不適,不僅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還能協助順利完成西醫療程,進而改善預後。
癌症治療中 中醫助病患更順利完成治療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12多萬名癌症患者。楊仁鄰指出,癌症患者在接受手術、化療、放療或標靶治療後,常會出現腸胃不適、掉髮、口乾、口腔潰瘍、腹瀉、便祕、疲勞、體重減輕等一系列副作用。
這些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還可能導致其無法完成完整的西醫療程。而配合使用中醫治療,能有效緩解這些不適症狀,透過體質調理,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進一步協助其完成西醫療程,改善預後。
術後調理 健脾補腎益氣養血
楊仁鄰表示,手術後,患者常因氣血虧損、脾胃功能下降而出現疲倦、食慾不振等症狀。中醫強調「扶正祛邪」,透過健脾補腎、益氣養血等方法,幫助患者恢復體力,促進傷口癒合。常用的中藥包括黃耆、黨參、白朮、茯苓等。
化療期間 健脾補腎和脾健胃
化療常導致氣虛血虧、脾腎不足等問題,患者可能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白血球下降等副作用。楊仁鄰指出,中醫透過健脾補腎、和脾健胃、益氣養血等方法,能有效減輕這些不適。例如,使用黃耆、黨參、白朮、茯苓等中藥,能改善患者的體質,提升免疫力。
放療期間 養陰生津清熱解毒
放療可能導致津液耗損、口乾唇燥、食慾減退等症狀。楊仁鄰表示,中醫主張養陰生津、清熱解毒,使用如藕汁、蘿蔔汁、綠豆湯等食療方法,幫助患者緩解不適。此外,針對放療引起的皮膚不適,外用中草藥膏或蜂膠等天然成分,也能達到良好的緩解效果。
中西醫結合 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
楊仁鄰強調,現代醫學強調中西醫結合的整合治療,結合手術、化療、放療與中醫調理,能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例如,術前或術後運用中藥來增強抵抗力及體力,以達到提高手術成功率、預防癌細胞擴散及早日康復之目標。
中醫在癌症術後及化放療期間的調理,透過個別化的治療方法,能有效緩解副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結合中西醫的整合治療,將為癌症患者帶來更全面的照護與支持。
所有內容將於5/18下午2點到4點的《財團法人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財團法人華夏文教基金會》免費線上視訊講座,想線上學習者可以網路查詢關鍵字「瘋中醫 基金會」即可找到入口,可以上「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查詢。
◎ 資料來源/楊仁鄰中醫師
原文請見:癌症治療有副作用怎麼辦?化療噁心、術後疲憊、放療口乾 中醫都有解
【原文請見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