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早餐會吃培根,方便料理又鹹香,不過,培根是加工肉品,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將加工肉列為1級致癌物,腸胃科醫師吳宗勤分享一名女性案例,因為聽信偏方大量食用培根,3年前僅有1顆大腸腺瘤,近日檢查卻發現腺瘤數量驟增到10顆。
大量吃培根 她大腸腺癌1顆變10顆
吳宗勤表示,這名女性患者3年前做大腸鏡時發現1顆大腸腺瘤,近期因名人大腸癌效應,再做大腸鏡追蹤檢查,結果腺瘤數量竟驟增為10顆。經詢問患者這3年間生活飲食習慣有無特別的改變?例如抽菸、喝酒,還是吃保健食品?女子尋思後回答說,她這1年來採用了一種減重偏方,吃大量的培根,最近半年更是每天都吃,體重減輕約2公斤,其餘並沒有太大變化。
吳宗勤研判,這可能就是造成女子腺瘤激增的原因。他說,多數大腸腺瘤是管狀腺瘤,惡化為癌症的機率並不高,但若腺瘤大小超過1公分,或像這名女子這樣短期內大量增生,就要提高警戒;而培根是加工肉品,國際上研究,長期食用加工肉品可能提高大腸癌風險,因此建議女子立即停止這種飲食方式。
研究:每天吃超過2片培根 大腸癌風險增18%
根據國際研究學刊《Lancet Oncology》在2015年刊載的論文,國際專家小組審查800多個研究,探討肉類和癌症之間的關係。結論是每天吃超過50克加工肉類(約2片培根),會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危險;而每天吃超過100克的紅肉增加了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據此推估,若大量食用紅肉或加工肉,每1000人當中約有66人,終其一生中會發展出大腸癌;相較之下,很少食用肉類或加工品者,每1000人則約僅56人會發展出大腸癌。而基於這些研究,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將加工肉品與紅肉分別列為1級、2A致癌物。
所謂加工肉品是指以煙燻、鹽漬或加入防腐劑等化學物質處理過的肉製品,包括培根、火腿、香腸、熱狗、肉乾、醃肉等;紅肉包含牛肉、豬肉、羊肉、馬肉等,其中加工肉品所添加的添色成分如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以及防腐劑等物質,加上高溫烹調,都可能是助長癌症的風險因子。
加工肉品這樣吃 避免癌症上身
如何安全食用加工肉品?林口長庚腎臟科暨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建議:
- 避免高溫烹調:高溫容易讓培根等加工肉品產生更多亞硝胺,建議避免燒烤和油炸的烹調方式。
- 搭配大量蔬果:平時減少吃加工肉品的頻率和分量,偶爾想吃的話,別忘了搭配蔬果,其中的抗氧化物和纖維素可幫助人體排出亞硝酸鹽及其他毒素。
- 不要與胺類食物一起吃:秋刀魚、干貝、魷魚等食物富含胺類,與亞硝酸鹽結合容易產生亞硝胺。因此,培根等加工肉品不要與胺類食物同時吃。
《TVBS》提醒您:
◎吸菸有礙身體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飲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請勿酒駕
◎未滿18歲者禁止飲酒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吳宗勤醫師.顏宗海醫師
原文請見:為減重狂吃培根半年 她大腸腺瘤1顆變10顆!加工肉品怎麼吃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