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是以色列的公共假期「陣亡將士紀念日」,是要悼念陣亡士兵,和以巴武裝衝突中的受害者;5月1日,則是「獨立紀念日」。沒想到,30日這天,野火卻肆虐耶路撒冷和以色列多地,造成至少13人受傷,幸無人死亡。以色列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根據官員,這可能是以國有史以來的最大野火。極端天氣和強風,可能加劇野火情況,也影響著一系列的紀念活動。

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另一側卻是火海,烈焰濃煙鋪天蓋地而來。
目擊者:「不不不不不!」
車上的人忍不住放聲尖叫!大火和灰色濃霧,完全擋住視線。這裡是1號主要高速公路,連結耶路撒冷(Jerusalem)和以色列商業中心台拉維夫(Tel Aviv)。能見度大大降低,駕駛們還能做的,就是馬上當機立斷,棄車逃離!而在附近社區,一樣是橘紅火球和黑煙,直竄天際。4月30日,以色列多地遭到野火肆虐,其中一個起火點,就集中在耶路撒冷以西,約15英里的尼夫沙洛姆鎮(Neve Shalom)。共有120個團隊,投入滅火,以色列空軍也出動,自空中投放阻燃劑,當局甚至呼籲國際援助。當局指出,10個社區已經撤離;其中至少13人受傷,無人死亡。
消防人員:「小心,火正在擴散!」
然而,怕的是極端高溫和強風,再加劇火勢。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宣佈,全以色列處在國家緊急狀態。第一線的人員表示,對起火原因沒有頭緒;以色列警方則稱,已逮捕一名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阿拉伯社區的嫌犯,他當時試圖在一塊田地裡縱火。
30日,是以色列的公共假期「陣亡將士紀念日」(Yom HaZikaron);隔一天5月1日,則是「獨立日」(Yom HaAtzmaut)。現在,恐怕是以色列有史以來的最大野火,正打亂所有紀念活動。
原計劃在火災區附近,赫澤山(Mount Herzl)進行的獨立日官方國家儀式,被迫取消,改為播出彩排片段,影片中的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發表演說。
以色列總理 納坦雅胡:「我充滿無比自豪。這就是真正的精神,這就是我們人民的精神。」
獲釋人質 達瑪里(Emily Damari):「我點燃這支火炬,是要紀念仍遭哈馬斯囚禁的59名男女。我們必須竭盡全力,讓他們回家。」
同一天,納坦雅胡則親自來到陣亡將士紀念日儀式,悼念陣亡士兵,和以巴武裝衝突中的受害者,同時誓言,要把10月7日,遭哈瑪斯劫持的人質,帶回以色列!
以色列總理 納坦雅胡:「我們不會輕言放棄,要把所有人質帶回家的神聖任務,即便是在這個時候。我們將繼續為摧毀哈瑪斯而戰鬥。」
罹難者家屬:「下台!放人!」
台上慷慨激昂,但台下卻是一陣騷亂,有罹難者的家屬,對納坦雅胡提出質疑,其中一人馬上被架出場外。
被忽略的這些憤怒、悲傷和難以言喻的情緒,這裡都能真情流露。10月7日罹難者的親友們,聚在以色列南部諾瓦音樂節(Nova Music Festival)的場地,在這一片傷心地,豎立著他們心中摯愛的照片和標語,一年一年過去,再也等不到他們回到身邊。
罹難者女兒:「是的,這已是第二年,每次來到這裡,我們的感受都有些不同。現在我們仍處在戰爭中,我們無法完全消化這一切,甚至沒辦法清晰地整理或總結,所以這是一個過程。」
台拉維夫市中心,也有人們聚在人質廣場(Hostage Square),致上敬意。示威者們也在當地海邊,展示一個巨大的黃絲帶,上面寫著「現在!」,立即釋放人質。黃絲帶正是聲援以色列人質和家屬的象徵。
這一天,以色列全國上下的唯一和諧,是當早上2分鐘警報響徹全國時,全員一致站立,靜靜地哀悼罹難者們。根據以色列統計,自1948年建國以來,當地已有超過2萬5千名以軍,和超過5200名一般百姓,在戰爭、軍事行動和恐怖攻擊中喪生;其中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以軍死亡人數850人,一般百姓則是1200人。
而在加薩走廊,一致的聲音,則是他們什麼時候能有頓溫飽。以色列全面封鎖當地的人道援助,已近第3個月,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警告,當地糧食即將耗盡。聯合國則表示,今年3月,加薩近3700名兒童,被診斷出營養不良,比2月增加85%。然而30日,美國在國際法庭聽證會上幫腔以色列,表示不能允許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機構,近東救濟工程處,在加薩伸出援手。
以色列和哈瑪斯,一方用饑荒,另一方則用人質當武器,唯一的共同點,恐怕對正在響起的人民哀歌,聽而不聞、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