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人氣景點羅浮宮,將進行大規模整新計畫。1980年代翻修時,設計每年迎400萬遊客,如今參觀人數已經翻倍;未來完工後,將可年迎1200萬人次,在塞納河附近設新入口,名畫作《蒙娜麗莎》也會有自己的獨立展間。而倫敦二戰時期的祕密地下隧道,兩年後也將對外公開,打造成倫敦大轟炸紀念館,設倫敦地底最深的酒吧。主辦2026冬季奧運的義大利柯蒂納,則在加緊趕工,建全新賽道和人工造雪。

萬頭攢動,高舉手機搶拍,巴黎羅浮宮鎮館之寶之一《蒙娜麗莎》畫作前,永遠是這番景象,遊客得費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擠到前面一睹世界名作的風采。
俄羅斯觀光客:「畫廊擠滿了人,我想看蒙娜麗莎但看不到,因為這裡有很多人。」
由於人數眾多,得等候多時,才能在護欄外,遠遠看防護玻璃後小小一幅畫作,讓不少參觀者有些失望。不過未來這樣的觀賞體驗有望改善,法國總統馬克洪宣布,羅浮宮大規模翻修和擴建計畫,到時這幅達文西名畫將會有獨立的展出空間。
法國總統 馬克洪:「它將會有有別於博物館其他館(的獨立入口),且有它自己的門票,能讓人在一個不同、更安靜的狀態下參觀,一個符合蒙娜麗莎的展出、呈現和解說的環境。」
名為「羅浮宮新文藝復興」的計畫預計歷時10年,在塞納河附近新設入口,也將新增地下展廳來擴大博物館空間,初期預定2031年完工。去年羅浮宮參觀人數達870萬,超過75%來自美國、中國和歐洲鄰國的外國觀光客,未來非歐盟遊客的票價,將從目前的22歐元,約台幣750元上調。除了整新羅浮宮,馬克洪也有意讓2024巴黎奧運的主火炬──無火焰熱氣球,每年夏天重返法國天空,直到2028年洛杉磯奧運。
不讓巴黎觀光專美於前,倫敦也別出心裁,二戰期間用來躲避德國空襲的隧道,將變身倫敦最大的新景點。
倫敦隧道公司執行長 莫瑞:「這些是我們建於1940年代的隧道網絡,1950年代也曾擴建,它基本上是個深層避難所,保護英國公民免遭我們知道的倫敦大轟炸。」
長1.6公里的隧道,就在倫敦市中心霍本區 (Holborn) 地下30公尺,高度可容納雙層巴士。最初是為了德軍日夜轟炸開挖,但1942年完工時,轟炸已經停止,因此從未被用來當避難所。未來這裡將打造成倫敦大轟炸紀念館,既是博物館、展覽館,也是娛樂空間。
倫敦隧道公司執行長 莫瑞:「這裡這麼大的一個空間,超過一英里長,我們當然可以重新啟用最深的特許酒吧,這將會是倫敦市最深的特許酒吧,我們可以打造藝術和文化區,它是個非常大的空間,一年可容納多達300萬人。」
1944年,這個隧道曾是間諜總部,也是詹姆士龐德007系列小說作者佛萊明 (Ian Fleming),當年為海軍情報部門工作的地方。冷戰期間這裡擴建為電話交換局 ,甚至還有直通美國和蘇聯領導人的熱線;80年代由英國電信接管,打造了世界最深的酒吧,供政府人員使用,不過之後空間大多閒置。倫敦隧道公司將斥資1億2千萬英鎊,約台幣50億改造,預定2027年底、2028年初完成。
而義大利知名滑雪勝地柯蒂納 (Cortina),正如火如荼準備,與米蘭共同舉辦2026冬季奧運。這個位於南阿爾卑斯山的小鎮正在趕工,要在三月完成滑行中心,好讓運動員進行測試賽。
柯蒂納市長 洛倫齊:「技術人員告訴我們賽道沒問題,所以我相信他們告訴我的會完工,奧運也會在這裡舉行。」
儘管國際奧委會建議使用鄰近奧地利或瑞士現有的賽場,但曾在1956年舉辦冬奧的柯蒂納和義大利政府決定,全面重建自己的賽道。不過重返歐洲的冬奧,現在得面臨氣候變遷和升溫帶來的威脅。
環保遊說團體義大利威尼托大區主席 拉薩羅:「我們相信創新可以幫助我們,比如透過淨化收集水,也就是地區的廢水,並創造利用人造雪的良性循環。」
義大利約90%的滑雪場得仰賴人造雪,當地隨處可見造雪機和壓雪機,2022年為北京冬奧提供造雪噴槍的義大利公司,這回也將為祖國效力,確保到時有雪可用。
◤旅遊優惠搶先看◢
◤啟動夏日換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