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日本研發「綠光養魚」 生長期縮短.體格佳

記者 李宜蓉 報導
發佈時間:2021/09/13 19:52
圖/翻攝自 Shutterstock
圖/翻攝自 Shutterstock

氣候變遷使生態面臨浩劫,直接影響人類生活。日本近年來漁獲量因海水溫劇變而驟減,北海道的水產研究團隊為了增加鮭魚產量,嘗試將放流地從河川改成沼池。沼池整體環境比河川更適合鮭魚苗生長,實驗也證實洄游沼池的成魚數量高於河川,可望帶動資源恢復。另外有魚類學者研究發現,綠色有助於比目魚成長,養殖場以綠光照射飼養,魚群的活力、食量、體重都優於傳統養殖,出貨期也得以縮短,有助增加產量、降低成本,流通價格也能更低廉。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鮭魚捕撈量銳減,從庶民美食漸漸成為高價料理。日本漁業界與學者近年來不斷努力,設法增加產量。

 

NHK記者 田村佑輔:「鮭魚一般都是放流到河川或海中,但這裡卻是沼湖。」

北海道的水產研究團體想出了濕地培養法,活用與海相連的沼地。

濱中町漁業協會人員:「希望牠們能活蹦亂跳地回來。」
 

鮭魚苗一般在春季放流,小魚長到一定程度後會進入海洋繼續生長,大約四年後,「回歸母川」的本能讓成魚洄游產卵。但是北海道東部的春季海水溫偏低,幼魚經常一出海就凍死,洄游的大魚也跟著減少。研究單位經過多年觀測,發現鄰海的沼池,春天水溫比海溫高,食物也充足,非常適合做為魚苗成長的搖籃。

道立綜合研究機構人員 卜部浩一:「回來的數量遠超過我們設想。將沼池做為放流地點,可以期待資源回復的效果。」

團隊統計,第一批從沼湖放流出去的鮭魚,返鄉數量要比河川多出3.5倍,證實濕地養魚法的可行性。只不過,暖化造成海水快速升溫,提早觸發小魚前進海洋的機制,幼魚來不及茁壯就出海,同樣對產量帶來影響。

道立綜合研究機構人員 卜部浩一:「我們會持續關心氣候變遷現象,和漁業相關人員設法將影響減到最小。」

來自大自然的反撲,人類借助科技來應對。

NHK記者 寺西源太:「這裡是比目魚的養殖場,一般魚池環境是像這個樣子,但是這一池卻使用綠色LED燈養魚。」

實驗組綠光罩頂,單看池裡的魚群與一般沒有不同,但是與對照組放在一起相比,就能清楚看出綠光養殖的魚群,活動力十分旺盛。
 

養殖業者:「活動量完全不能比,飼料吃的量也很多。」

動得多就吃得多,住在綠光池裡的比目魚個頭也大上許多,平均體重比傳統養殖高1.6倍;雖然食量大,但是出貨飼養期從一年縮短為9個月,有效降低成本,一年大約能節省300萬日圓,省下的費用可以回饋在價格上。

大分縣水產研發幹部 都留久美子:「因著大分縣的產量顯著增加,過去被視為高級品的比目魚,希望將來能出現在各位家中的餐桌上。」

發明綠光養殖的其實是這位海洋專家,鑽石魚類科學40年的教授,曾進行色彩與魚類生態研究,發現綠色最有助魚生長,綠、藍、白、紅中,綠色水槽的魚體重增幅最大。

北里大學海洋生命科學教授 高橋明義:「我們真的很激動,沒想到會差這麼多。」
 

學者推論原因可以與生長環境有關。光線中的三原色穿透力依波長而異,綠色抵達的深度正好是比目魚在海洋棲息的所在;因此即便是養殖在水池中的比目魚,只要顏色對了,一切就都對了!

北里大學海洋生命科學教授 高橋明義:「眼睛接受到光線,再由大腦去辨別,啟動了腦部某種機能促進了魚的食慾。」

綠光實驗的成功,減低水產養殖受自然條件的約束,不但民眾能用親民的價格享用,綠光養殖還背負著災區復興的重任。

岩手水產研究機構人員 清水大輔:「能夠捏到星鰈壽司,算是壽司職人的一種地位認證。我們把綠光養殖視為新興產業,期盼能讓復興災區。」

311重災區之一的岩手縣,漁業因海嘯受創甚深,現在有了綠光養殖,當地業者再燃希望,計劃將重整後的土地闢為綠光養殖場,專心飼養身價不凡的星鰈,盼望成為災區重振的明日之星。
 
→緊抓話題熱點,與你討論全球大小事!點我追蹤【TVBS Twitter
 
→擠出小時間,看看大新奇!全新影音品牌上線囉,一起擠看看

◤好眠對策全攻略◢

👉2招「睡前慢運動」快速入眠遠離肥胖

👉想要倒頭就睡、身心放鬆就吃這3水果

👉蓋厚棉被比較好睡覺?研究顯示是真的


#氣候變遷#鮭魚#北海道#洄游#沼池#沼湖#暖化#比目魚#綠光#三原色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04

0.0755

0.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