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FOCUS/水漫北京 唯600年紫禁城不淹、排水強!


發佈時間:2016/07/21 20:41
最後更新時間:2016/07/21 22:01

大陸持續暴雨,一路從華南下到華中再到華北,尤其河北是重災區,僅僅兩天就造成200萬人受災,而首都北京也是大淹水,交通癱瘓,地鐵站還出現瀑布,不過有一個地方卻是一點積水都沒有,是已經有600年歷史的紫禁城,也就是北京故宮。原來北京故宮在建造時,便是依北高南低的地勢而建,雨水自然流到護城河,而地下還有各種縱橫交錯的明溝暗渠,與整個北京城水系相連,形成強大的排水系統,也因此600年來紫禁城從來沒淹過水。

北京地鐵站下起了瀑布,和我們桃機有得拚,積水高過腳踝,民眾乾脆脫了鞋光腳走路,一場大雨水漫北京城,遠看還以為車子變船,在本該是馬路的水中滑行,而被積水困住動彈不得的公車,乘客乾脆捲起褲管,下車自己用走的比較快。

 

大陸央視記者:「深的地方已經接近小轎車的引擎蓋,這輛麵包車因為涉水打滑被困在積水當中,在橋的北面還有大概2公里的路段,排滿了滯留的車輛。」

大陸的暴雨一路從華南下到華中再到華北,河北是重災區,才2天共91個縣市洪澇、200萬人受災,12死、72失蹤,12.3萬人緊急轉移,很多人說這2天是在家門前看海,但相較之下,那些最古老的建築,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卻一點積水都沒有,在北京故宮裡的遊客拍下照片,當暴雨一直下,但地面的水卻緩緩朝同一個方向流動,逐漸排出宮外。

北京故宮紀錄片:「還是得從(北京)故宮整體的選址上來考慮,就是我們都知道北京的地勢是從西北方向比較高,然後到了東南方向,相對來說就比較低一些。」
 

根據測量,北京故宮北面的神武門地面標高46.05公尺,南面的午門標高44.28公尺,相差大約2公尺,雨水自然從北向南流入護城河,在角樓則有一條內金水河,沿著西側經過武英殿、金水橋、文華殿,同樣向南流入護城河,整個紫禁城是依地勢而建,在東北邊則是人工的排水系統。

北京故宮紀錄片:「一條從神武門內,沿著北宮牆、東宮牆圍上半圈,另一條沿著東六宮和養心殿之間,一路向南再一分為三流入金水河,這樣一來4條地下幹渠和一條內金水河,就組成了故宮的排水系統。」

除了明溝、暗渠,建築本身也考量到排水功能。

北京故宮紀錄片:「以我後面這個太和殿為例,太和殿的建造是在一個非常高的台基上面,那麼這樣的話,它和我們所處的這個場地的地表地平,是有非常高的一個高差,對雨水的排放也是有非常好的幫助的。」

墊高之外,處處是古老工藝的仔細計算。

北京故宮紀錄片:「另外我們可以看到各種等級規制的屋頂,他都會按照舉折的一個制度,當雨水來臨的時候,它通過(屋簷)曲面,能夠將雨水非常流暢地有一個拋物線的一個方向排出這個屋頂,當雨水甩到簷下之後,它就通過台基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太和殿大概有1142個龍頭的一個排水裝置,通過這個排水裝置,又瞬間地把這些雨水再排到各個週邊的次渠,或者說支渠中間,再排到場地之外。」

於是雨水從明溝、暗溝、支溝、乾溝流入內金水河到護城河,再連接北京城水系,是超強大的排水系統。
 

北京故宮紀錄片:「為防水患,紫禁城有3道線,明內城護城河及大明濠、太平湖、西苑太液池和後海,外金水河和紫禁城的筒子河,這些河渠既可以用於供水,汛期時又可以用於排水,從外圍保證大量雨水和山洪,不會流入紫禁城。」

外有屏障、內有疏通,讓紫禁城600多年從來沒淹過水,但對比城外像兩個世界,讓人不禁要思考,明明現代科技遠遠高於過往,但能躲過一劫屹立不搖的卻都是這些古老建築。

大陸新聞節目主持人:「人家古人是盡最大的努力,讓排水系統和天然的河湖沾上邊,咱們呢總喜歡以城市化的名義,把一個個河塘給填滿了,在上邊建起了高樓,等到發大水了再火急火燎,去挖渠挖塘分流洩洪。」

當然有人會說,過去誰敢在太歲頭上偷工減料,但從北京故宮的建城來看,更關鍵的應該是如何因地制宜,是對自然的尊重。

圖/紫禁城雜誌 微博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 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萬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淹水#故宮#暗渠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36

0.0763

0.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