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4
  • Jul
  • 2017

無關蘿蔔或棍子:我對東西方教育的觀察...

作者 女爺

2017/07/14 18:35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為了節省旅費,在澳洲找了個寄宿家庭,靠幫忙家務換取免費住宿。寄人籬下總是有點膽戰心驚,但卻也提供了難得的體驗和觀察。幼兒教育便是出乎意料有趣的觀察主題。

若非常粗略地概括東西方教育特色的話,西方文化偏向「蘿蔔餵食法」,而東方文化則較偏向「棍子鞭打法」。

 

所謂「蘿蔔餵食法」便是提供獎勵以誘導孩童進行期望的行為,

而「棍子鞭打法」則是利用懲戒的方式避免與嚇止孩童進行非期望的行為。或許你正是諸多媽媽之一,正猶豫要選擇哪種方式,畢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教育可是非同小可。

我成長的環境位處新舊時代交替之際,恫嚇打罵是前人遺物然而稀鬆平常,無體罰之愛的教育則是時代潮流,因此我對兩者都有所接觸和親身體驗,也多少了解背後故事。長大後,我承認自己脫離不了打罵思維,即使深惡痛絕無理的懲罰,我仍相信打罵是避免寵溺和端正行為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我認為少了體罰和其帶來的威嚇效果,孩子根本不受控制也不會乖乖聽話,而不聽話之餘又何談教育。然而在澳洲家庭生活的這陣子,零體罰的教育下我看到一個11歲的女孩和一個7歲的男孩,他們懂事聽話、行為舉止大方有禮,且與客人之應對進退自然得宜,同時也看到一個還聽不大懂人話(有點不受控制…)的2歲女娃正在被轉化。

這情景顛覆了我「沒有打罵,沒有聽話」的假說,而我這才意識到這一切根本無關蘿蔔或棍子,「解釋緣由」(Rationale)是一切的根本。

無論獎懲,讓孩子知道獎勵或受罰的理由是通往舉一反三的途徑,也是訓練邏輯思考的方式。東方教育之所以為人詬病,在於棍子旁普遍搭配著命令,命令是不問原因的,命令是在教導快速的絕對服從,也因此孩子往後得以避免該單一特定情境,卻難以延伸思考。

他會知道該與不該做什麼,卻不會知道為什麼該做又為什麼不該做,因此當特例發生時便容易無所適從,當誤會發生時也難以為自己辯駁,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何普遍西方人認為華人聽話、乖、順從,卻沒有個性、缺乏想法,因此充其量只能當個好員工(worker),卻無法成為好夥伴(team player)。

我會說這樣的結果,棍子與體罰不是肇因,命令以及缺乏解釋才是,就像糖果不是這對姐弟懂事聽話的原因,他們的母親不厭其煩的解釋前因後果才是。

而這樣的訓練,其實不單是對孩子,很多時候也是對父母的訓練,因為要說服他的之前必須先說服自己,而很多時候這樣的自問自答會幫助父母看見自己的盲點,同時開啟更多選項與可能性。

例如,耽誤課業是許多父母禁止兒女在大學前交男女朋友的原因,相較於明令禁止,解釋完理由後除了減緩「你越禁止,我越想要」的叛逆心態,反而提供了更多選擇空間和談判籌碼:是否只要保持一定名次,便可以談戀愛?這時,戀愛的自由反而成為努力讀書的動力!

 

西方教育的確涉及比較多說理和解釋,但不諱言這看似美好的表面下也潛藏巨大的風險和成本:純獎賞的環境下若沒能確實完整傳遞訊息,極易演變成寵溺和放縱,同時不停地解釋演繹也耗費龐大的時間和精力。

每天看著這位澳洲媽媽面對各種千奇百怪的情況,除了要立下正確判斷,還要反覆解釋緣由,我光用看的都為她感到疲憊… 到頭來,蘿蔔和棍子、獎勵與懲罰都是手段,手段旨在達到目的,解釋和說服則是在改變和塑造;手段的效果是短期而及時的,說服的效果是長期而持久的。

而教育旨在轉化和形塑一新生命,我相信最終無論手段為何,如何「在時間和精力許可條件下」最佳化理解、溝通、解釋和說服的過程才是根本核心課題與挑戰。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女爺

比起追求男女平等,更想發揮woman power。愛吃、愛旅行、愛運動、愛殺價、更愛觀察各式各樣微妙差異,探究箇中玄虛。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