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2
  • May
  • 2017

你能者多勞嗎?小心「職業倦怠」症頭找上你!

作者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

2017/05/02 13:07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小芳是公司裡的小主管,前陣子忙一個專案計畫,全心投入;以前上班早出晚歸沒問題,現在想加班還會被老闆催促趕快下班,擺明了不想付加班費,工作量的密集度也因此增加。

即便睡前躺在床上,腦袋也好像還沒下班,一直在想工作的事情,好不容易計畫執行稍微告一個段落,小芳卻變得有點懶洋洋,晚上即便早一點入睡,睡了8、9個小時卻還是覺得睡不飽,早上很不想去上班。

 

工作用的電腦老是壞掉,小芳找上資訊部門理論:「為什麼老是修不好?」

資訊部門也被惹毛:「老闆想省錢,捨不得軟、硬體更新,我有什麼辦法?」

午間休息時,同事都有說有笑的結伴外出用餐,小芳懶得和同事交際互動,想著之前對企劃案提出的好點子,當眾被老闆否決,自己好歹也科班出身,簡直外行領導內行﹗愈想愈悶,繼續從事這個工作職位好像沒什麼意義,想留職停薪休息一陣子,沒穩定收入不能過活;想跳槽或創業,又沒那個勇氣…

●「能者多勞」不再是令人欣喜的肯定,而是「疲勞」和「過勞」的詛咒!

勞心又勞力可能還無所謂,如果加上感到「不值得」,內心就會累積不滿和不平衡,若不好好疏通或紓解,便可預見心力交瘁的未來了。

「職業倦怠」指的是工作環境對個人的過度要求,導致心力與情緒的耗竭,也可能是因為工作中的遭遇沒有預期的那麼理想,而產生挫敗的感受。

職業倦怠可能有以下3大層面的徵狀:

1. 身心狀態:疲憊感、憂鬱、沮喪、挫折、容易為了以前不會感到生氣的事情動怒、失眠、煩躁、緊繃、注意力窄化、固著於某種想法而耿耿於懷。

2. 人際或行為型態:冷漠、消極、與人疏離、公式化、憤世嫉俗、容易對人不耐煩、藉由酗酒或其他容易成癮的事物來逃避現實。

3.內在價值感受:低成就感、士氣和動力低落、時常感到理想和現實的價值衝突;感到不值得、忿忿不平、不甘願。

當覺察到自己或周遭的親友可能遭逢職業倦怠,可以怎麼做呢?

 

1、    瞭解自己的身心狀態變化,學習減壓方法:利用紓壓活動,例如生理回饋、呼吸或肌肉放鬆、瑜珈、內觀冥想等等,來減低個人壓力反應。

2、    滿足身體基本需求:充足的營養、睡眠、飲水、接觸陽光、深呼吸等等。

3、    傾聽與挖掘內在的渴望:問問自己,當初進入這一行的初衷,有目標、有理想才會有方向感,必要時亦可重新定向;即便留在不理想的環境,不論逆境或順境,找出身在其中的意義才會有前進的動力。

4、    滋養個人的活動:培養休閒、嗜好,養成運動習慣,參加在職進修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成長。

5、    找出自己較不利於適應環境的認知風格或人格特質,並嘗試調整心態:非黑即白、全有全無、讀心術(「他一定會這樣看待我」或「他怎麼會不知道我在意這件事情」)、自我設限等等認知風格容易讓人失去彈性,徒增煩惱;另外,完美主義、共依存的特質也容易讓人苛求或自我犧牲。

6、    檢視自己的生活型態:維持鬆和緊、快和慢、忙和閒、喧囂和孤獨、群我和自我的平衡。

7、    學習設立心理界限:試著為自己劃分出情緒和行為的責任區塊,瞭解自己的限制,適時說不,拒絕不合理的要求。

勞動節剛過,廣大的勞工朋友,保勞保的你,大家辛苦了!

工作事務繁忙、行程緊湊、腦部思考運作滿載、情緒透支,令自己身心壓力過大,也影響家庭與親友,整體生活品質下降,建議時時審視自己當前生活的平衡程度,認真照顧個人內在需求,時常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為自己安排休閒與減壓活動,參加成長或支持團體等等,讓身心耗損的影響減低,來維持個人在職場上的專業表現。

備註:文中案例皆經糊化與角色化處理,非特定當事人,如果您不由自主的對號入座,是正常的,代表您也感同身受,請尋求合情合理且適合自己的解決方式或行動方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

  • 聊聊心理治療所院長,人我之間心理資源整合平台www.bu.com.tw創辦人,喜歡觀察自己和別人,擅於企劃有助於身心健康的文章、工作坊,企圖創造更多正向漣漪、互動和連結,希望身心靈健康與平衡的生活落實在人我之間。開了一間不像身心科診所而像Spa會館的店,有空來聊聊。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