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無官方教育、認證 泌乳師品質良莠不齊

記者 周玲秀 / 攝影 陳建銘 報導
發佈時間:2017/11/09 22:50
最後更新時間:2017/11/09 23:02
圖/TVBS
圖/TVBS

台灣6個月以下嬰兒,純母乳哺育率已經來到44.8%,接近世界衛生組織的2025年目標50%,不過比起2012年的49.6%卻是微幅下降。除了哺乳環境需要的改善之外,醫師從臨床上看到,有8成媽媽在產後是因為餵得不順、不安而去就診。不少通乳師因應而生,但目前國內沒有一套完整認證制度、良莠不齊,而國際上的認證制度,台灣已有84人通過,成為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患者:「一直一直吸,2個月都那種超極痛會流眼淚,不知道為什麼。」

 

這位媽媽乳量不足找上通乳師,卻得到建議用機器空吸半小時多刺激,醫師聽了直皺眉。

醫師毛心潔:「通常前大概10到15分鐘,已經擠差不多70%到80%左右的奶了,所以其實你很難,因為我拉更長時間我就擠更多。」

小兒科醫師毛心潔,同時是國際認證的泌乳顧問,在當了媽媽之後,發現過去醫學教育與臨床經驗,對於哺乳專業的缺乏,也看到哺乳家庭的困境。
 

醫師毛心潔:「大概有20%就是希望增加奶量啦,或是痛啦或是什麼的,就是餵不順然後會很不舒服,覺得很累覺得餵得很頻繁的,那姿勢不對常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根據國健署資料10多年來,全國產後一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從46.6%提升到66.2%,6個月以下也從24%到近4成5(44.8%)。政府推行包括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全國已經有187家涵蓋率約79.9%,但是在醫院人力緊繃的常態下,第一線醫護人員就算有心也很無力。

護理師莊郁萱:「我自己本身有在病房待過,對真的很忙,我也沒辦法去花1、2小時去教媽媽,因為我的護理紀錄,還有我一個人要照顧8床、10床,所以我覺得應該要有專業的泌乳顧問。」

因應母乳哺育的風潮,市面上出現不少通乳師哺乳顧問,有的卻只是受訓8小時就掛牌上陣。

醫師楊靖瑩:「我們要上國際會議、我們要上網去看書、我們要念很多的文獻,但民間已經很多良莠不齊了啦,到底有沒有專業知識背景我們不知道,可是都已經在進行這樣的事情。」

楊醫師也是國際認證泌乳顧問,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台灣現有的認證制度,只有民間協會自己推動教育與考核。

哺乳指導員梅筱筠:「當時我就覺得我快變乳牛,我快爆掉我跟不上他,我甚至已經去藥局找配方奶。」
 

擔心乳量不夠擔心寶寶餓著,梅小姐的不安在醫師協助下解決,也激發她走上哺乳這條專業,現在的她通過國內協會的指導員考核,也參加國際認證考試。

哺乳指導員梅筱筠:「可以修正一些她的狀況、或是跟她講說喔你做得很好,可是我們可以再更好的話,我們可以譬如說多抱抱孩子。」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分為醫護人員、泌乳學系還有非醫護人員三種路徑,各有規範必須完成的課程與臨床實習或經驗,目前全球約有28892人,台灣從2007年6人,到現在已有84人。

醫師毛心潔:「那我們要經過考試,其實它考試也滿嚴格的,全球的合格率大概是60%幾左右,我覺得認證制度是絕對需要的,不然坊間目前參差不齊,對媽媽不同的一個服務造成的傷害,其實真的很難去杜絕。」

活潑亂跳的小三,其實是個早產兒,從1100克媽媽張楦嬥一路用母乳餵到現在,希望透過三胎親餵經驗協助更多人,非醫療背景的她得先經過,超過100小時醫療課程、90小時哺乳專業,還有500小時的實習與報告。
 

泌乳顧問培訓學員張楦嬥:「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餵母奶不是我想像中,就是餵母奶這三個字,它是有專業性的,它是需要一些特別的知識、資訊去協助我們。」

從自己的哺育經驗出發,不論醫師、護理師甚至非醫療人員,想成為哺乳顧問都得有相對應的學習,台灣該不該有自己的認證制度,或是與國際制度如何銜接,面對民間的需求政策的反應似乎慢半拍。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0,000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獨家名人娛樂◢

👉藍心湄:單身是選擇 學會4件事活出精采

👉蔡依林、孔劉等男神、女神單身霸氣金句

👉少女心噴發!此生必看「甜寵劇」片單


#哺育#母乳#泌乳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93

0.0599

0.1892